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心声】 不能割舍的 除了乡情还有生计
润生在梅苑新村选择了一户位于4楼90平方米的房屋,每平方米售价1100多元。根据扶贫政策,政府会帮助“润生们”贷款6万元,分15年还完,除此之外,并对贫困户家中的每口人补贴1万块钱。算下来,润生仅需先掏9000元。
在卢氏,易地搬迁是如今脱贫的第一要务。“首先是从山区往县城集中,其次是选择三个中心镇,再次是往景区搬迁。”卢氏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说。
润生选择的梅苑新村正是在三个中心镇之一的横涧乡,这是距离他最近的一个。
搬迁,意味着告别土地,因此,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像润生一样离开“故地”。他们最关心的是离开土地住在乡镇,接下来的生计咋办。
易地搬迁,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对于“三山一滩”的贫困县而言,政府的态度是鼓励。“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样的标语被刷在卢氏县农村的墙壁上。
【措施】 脱贫过渡期 要在山里的宝藏上“做文章”
已经投资40亿元,正在建设的一家台湾药厂,年底就能开工,带动就业3000多人,这对于卢氏来说是个大项目。
“一边搬迁,一边对群众进行产业培训。县城的搬迁点已经规划设计好,今年5月全县21个安置点要全部开工。在机制方面,成立县级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全面推开搬迁。”郭军文说,搬迁的同步必须要考虑群众的生计问题。往县城迁可以带动就业。
润生就算年底搬入新房,一段时间内,他还得选择回去耕种那3亩地,这像一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政府会帮他物色出适合的工作,至于那几亩地,将被流转。
对于那些不愿搬迁的山里人来说,他们还得靠土地去营生,完成脱贫任务。这时就需要在山里那些宝藏上“做文章”了。
畜牧村43岁的村支书雷章有,选择了丹参。雷章有小时候在山上放牛挖过,他知道丹参的成活率更高,不怕晒也不怕淋。
雷章有自己先实验。他花了35000元流转承包了个山头,种上了80多亩的丹参,雇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110块钱,以此来起到所谓的“示范带动作用”。
查看评论(137)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