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途径】

  “长短结合”

  用互补方法加快脱贫步伐

  连翘栽下后首次需三年左右成熟,之后则一年一熟。人工种植亩产100公斤~13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50多元,亩产值就有5000元以上,除去化肥的百元花费,收入也远比种粮强。况且,根据政策,还有户均4000元的项目补贴。

  去年10月,“连翘项目”在小河口村铺开了,全村158户贫困户栽上了连翘树苗。

  两年多后的春天,这里将满山金黄。县药办和县里的几家中药企业,将“消化”山中的这些连翘。

  脱贫不等人,2020年的小康号角在整个卢氏早已吹响。今年,小河口村要脱贫47户。

  “‘长短结合’,连翘生长周期较长,这时我们穿插着羊肚菌、烟叶这些半年多就能见效的短期产业。”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涛说,杨新文是“长短结合”的典型,除了那两亩多的羊肚菌大棚,他还种着5亩的连翘。

  驻村工作队还在小河口投入了近20万元,造了12亩的羊肚菌大棚,并雇用贫困户在棚里帮忙,按日结薪水,为的就是让他们学习、感受羊肚菌的种植。

  此外,烟叶也早已是卢氏的“支柱产业”。

  在很多贫困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这被视为“富饶的贫困”。卢氏县就是如此,人均1亩耕地、100亩林地,如此资源全国少见,但贫困在这里萦绕了数十年。而产业扶贫,向来被视作挖掘这些富饶资源、实现造血扶贫的抓手。

  卢氏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说,以前是“小扶贫”,把3000万的扶贫款用好就行了,如今则不能光给钱,更得给项目。

  杨新文、老梁都是被“授渔”者,而在卢氏,还有更多类似他们的人,正在接受产业的培训。

  ■结语

  守着贫困数十年,如今的卢氏县有条件、有基础、有机遇赢得这场战役。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这是卢氏的机遇,也是全省53个贫困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