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晚报
原标题:《探幽惠济桥,寻找隋唐大运河的遗迹》
郑州有个惠济区,现在的很多孩子和一些新郑州人或许不知道,惠济区的名字是2004年5月1日才改的,之前这里叫邙山区。
“惠济”的名字和这里的一座古桥“惠济桥”有关。
初冬时节,记者探访惠济桥,寻找隋唐大运河的遗迹。


惠济桥位于北四环外的惠济桥村,现在看到的惠济桥遗址位于村庄的中心,桥的周围建设了一个不太大的游园,入口处有“中国大运河”的石碑,沿石碑广场前行50米就看到两个桥楼,桥楼中间即为惠济桥,桥四周垂柳依依,桥面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向前延伸。


郑州惠济桥为三孔拱桥,宽5米,东西长约40米,惠济桥曾是荥泽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荥泽县志》中咏有惠济桥的诗句:野店山桥送马蹄,白沙青石洗无泥。泊船秋夜经春草,明日看云还杖藜。
解放初期,桥两侧栏杆还完好矗立,三孔拱桥显然可见,桥面车辙五、六厘米深,清淅可见。
现在看到的惠济桥是2013年在原基础上进行重修后的样子。


惠济桥下的河属隋唐大运河,属于从黄河向通济渠引水的一段河道。
虽然现在已看不到当年繁荣的模样,但是历史遗存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惠济桥遗址入口处有个公告栏上,有对于大运河发展的规划介绍,总有一天这里会再现繁华。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