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红)5月27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未来河南该如何将这一“国字号”“试验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昨日,省委、省政府公布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示范区发展列出任务“清单”。

  省财政首批3亿元支持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成为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总体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具体定位为: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

  据介绍,省财政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专项资金,首批投入3亿元;重点支持示范区培育主导产业和创新主体、建设重大公共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开展重大活动等。

  三地“携手”各展“特长”

  郑州、洛阳、新乡三地“组团”共建示范区,三地如何“携手”才能以最大的合力推进发展?

  《方案》明确,根据郑洛新三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建设基础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示范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

  其中,空间布局将按照“三市三区多园”的架构。其中,“三市”即以郑洛新三市作为示范区建设主体。“三区”即以郑州国家高新区、洛阳国家高新区、新乡国家高新区作为核心区,充分预留发展空间。“多园”即在郑洛新三市内规划建设一批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在功能布局方面,高新区强化战略先导地位,突出“高”和“新”,辐射区突出“专”和“精”,发展特色产业。郑洛新三地将加快形成示范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开创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创新新局面,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5年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按照加速前行的步伐,到2020年,郑洛新国家示范区将会是啥模样?《方案》给出了蓝图:

  在自主创新领域,郑洛新三个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带动郑洛新三市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示范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带动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

  在技术转移和开放创新领域,我省计划引进或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机构,转移转化一批技术成果,促成一批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项目,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增长10%以上。

  在产业结构优化领域,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将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明确六大重点任务

  美好蓝图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方案》明确给出了示范区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

  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力争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打造研发平台,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要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和运行,积极构建开放合作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技术市场繁荣和发展,促进军民科技融合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引领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发展特色产业。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促进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要建立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统筹重大科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