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孙静
7月24日清晨6点,87岁的老兵朱文斌收拾妥当,等孙子陪他去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是本报全程独家报道的“河南90后陪爷爷重走军旅路”离开山西进入内蒙古前的最后一站。
老乡,我们来看你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省左云县是晋绥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左云烈士陵园,安息着朱文斌的战友。
得知我们从河南而来,工作人员特意相告:“曾任左云县县长的烈士王平也是河南人。”左云抗战展览馆的墙上写满了英烈的名字和生平,王平就在其中。
“据不完全统计,左云为抗战牺牲的英烈有680余人,其中客籍军人和地方人员就有260多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共左云县委员会编制的《左云革命老区》一书中有王平介绍:“王平,原名王宗义,河南南阳县石桥村人。1937年日军侵占山西,王平到平鲁开辟敌后根据地。平鲁七支队成立后他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2月,王平当选为左云县长。同年7月9日,王平不幸遭遇埋伏壮烈牺牲。”
“王平烈士,家乡人来看你了,你是河南的英雄。”看着眼前的王平墓碑,朱文斌用河南话说。
记者查阅《左云革命老区》一书发现,在左云牺牲的260多名客籍军地英烈平均年龄不到26岁,他们在最好的年龄追随理想奔向他乡,将青春献给革命,将生命献给了祖国。
那片被鲜血染红的战场
自进入内蒙古地界,朱文斌就不停地念叨一个地名:后草沟。1948年6月,他在这里参加过战斗。朱哲陪爷爷用了5个多小时,在凉城县双古城乡的大山里,寻找当年的战场。
“爷爷,你为啥一定要找后草沟?”朱哲问。“我很多战友都牺牲在了那里,那一仗太壮烈了。”老人神情凝重。“当年后草沟山坡上有两个据点对我军很重要,我们出发前立了军令状,一定要夺回来。打了十几个小时,攻克了据点。但敌人火力太猛,地形又不利于隐蔽,牺牲很多战友。他们的遗体顺着山坡被运下来,鲜血把青草都染成了红色。第二天下了场大雨,当地人说,从山上淌下去的水都是红的。”朱文斌缓缓说道。
“老了,记不清地方了,走到这儿也算是来看你们了。”老兵很遗憾,已走过四五个山坡,依然无法确认当年的战场。山里下起小雨,要回去了,朱文斌不时回望,希望能再看一眼那片曾被鲜血染红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