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遭罕见暴雨新县遭罕见暴雨
道路被洪水破坏道路被洪水破坏

  近来,全国各地洪涝灾害频发,不少地方出现“城市看海”的奇景。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新县,则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降雨215mm,3个雨量站24小时降雨量超过300mm,超过危险雨量,而降雨量最大的田铺乡九里冲站最高则达到359.5mm。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曾一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7.4亿元。

抢险救灾现场抢险救灾现场

  暴雨造成全县局部山体滑坡、路基坍塌、桥梁冲断,国道G230和6个乡镇交通也曾一度中断。许多道路出现了大的裂缝,有的公路的路面直接被冲刷到了河道里。据不完全估算,目前全县公路、桥梁水毁等交通方面的直接损失约达3.57亿元。

  灾情发生后,有这样一群人冒着被山洪冲走的危险,依靠血肉之躯在第一时间硬生生地开辟了一个生命通道,为后续救灾部队打前线、赢得宝贵时间做出了关键性的努力,他们就是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们。这群大多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鲜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山洪爆发中进行救援道路的抢修,以便后援部队进行物灾运输,而抢修完毕则又辗转其他地方,默默无闻地穿梭在各个抢修点,为灾区人民保驾护航。

  据了解,这次暴雨是新县历史上自1957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道路多临山临水临崖,受大暴雨影响,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路基坍塌、路面冲毁、桥梁冲断等多种险情发生,国道G230箭厂河处和通往箭厂河、田铺、陈店、郭家河、卡房、周河6个乡镇36个行政村200余个村民组交通中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6日,暴雨共损毁全县公路551公里(其中路基损毁388.9公里,硬化路面损毁162.1公里),桥梁224座6025.8延米,涵洞745道,护坡损毁174处36470方,挡土墙塌方1662处121128方,坍塌方1512处269570方。新县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0%。由于新县地处深山区,境内河溪纵横、峰峦叠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因山岭重叠、溪谷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局地天气差异大,易形成山洪。山洪又以来势迅猛、破坏性大、危害严重著称,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经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桥梁倒塌、耕地冲淹,这无疑给冲在最前线的交通运输局同志们的救灾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抢险救灾的一线战士们抢险救灾的一线战士们

  在如此严重的灾情面前,新县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人员、机械、物资开展抗灾自救,全系统干部职工取消双休日,暂停一切日常工作,全员连夜深入到各个乡镇、各个重要险点了解险情,不眠不休,抗灾抢险4天3夜,排查道路交通隐患1300余处,及时调配机械设备,组织人员力量打通道路。很多同志日夜奋战在道路保通一线:路不通,就从铲车推,人工挖,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下着雨,他们也无处避雨,就着雨水吃着方便面或盒饭,没有一句怨言。用他们的话说:“尽管很累,但想想灾区群众出行的渴望,我们一定会再坚持”。目前,全县主要干道已恢复通车状态,但仍有部分道路还在紧急抢修中。

  记者从新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灾害发生的第一天里,新县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人员24小时抢修损毁道路,确保救援物资能够顺利到达受灾民众手中。经过二天奋战全县主要干道已修复完成,救援物资也顺利到达安置点,但仍有部分道路还在紧急抢修当中。

  在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田铺乡探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交通局组织的抢险队在已经悬空的公路下面垫沙袋、石头。烈日当头,大家都大汗淋漓,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位交通人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为新县的道路抢修工作献出一份坚实的力量。

奋战到深夜奋战到深夜

  每当灾害发生时,交通系统的同志总是最先赶赴现场,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巡视员郭晓明,副厅长唐彦民,省公路局局长温胜强,副局长郭留红,交通运输厅安监处处长李书仁等省市交通厅、局领导同样是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指导抗洪救灾,为基层交通系统更科学、有效地抢险救灾给予帮助。

  施救、抢险、抗灾,打通一条条生命通道!洪灾退去之后,交通局的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漫长而艰难的灾后重建工作,他们连续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抢修道路,恢复群众生产生活。

  一位当地的受灾群众告诉记者,当时山洪来临导致水电全断,只有自己经营的小卖部还剩下几瓶矿泉水,用于关键时刻救命的,而新县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一来,他就主动递上剩下的几瓶矿泉水,“看到你们来了,我就放心啦,这水电马上就通啦,也不需要这几瓶保命的水啦。。。。。。。”,在灾情发生后,新县交通运输局对道路中断、灾情严重的乡镇主通道全力进行抢通,共出动抢险队伍16支人员700余人次,调动机械设备2000余台次,编织袋50000余条,在最短时间内打通通往各乡镇行政村的主通道。

  作为一群走在最前方危险地段的救灾队伍,他们默默前行,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无愧于心,这种拼命的精神,这种本色的担当,才是他们最值得歌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