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每天上百场演出轮番上演,还相继打造了大型水战表演《大宋·东京保卫战》和大型马战表演《岳飞枪挑小梁王》。特别是每晚上演的《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700多位演员参演,8阙经典宋词和一幅《清明上河图》贯穿,再配上玄妙的声光电效果,令人震撼。
建园伊始,总经理周旭东就在想,《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民俗的东西还保留着,要把这些东西引进来,让别人看到过去的东西。于是,吹糖人、捏面人、画糖画、杂耍绝活等民俗艺人和工艺被引进园里,再后来,汴绣、木版年画、木雕等相继被引进来……这里现在已经被打造成为口传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基地。
“大宋公平秤,包大人给这位小朋友量体重……”在清明上河园的“城门”口,身着红袍头戴乌纱的王惠,一副包公打扮,亮着嗓门招呼顾客。这位曾经的工厂工会主席,1998年下岗后在清明上河园找到了用武之地,“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有一个老者用杆秤做买卖交易,我就想能不能在旅游景点用杆秤量体重,把包公政清风良的形象揉进来,配上独创的脱口秀,没想到一炮打响。”在清明上河园里,这样的民俗艺人、工匠有150多位。
2008年,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2011年,营收突破1亿元;2015年,接待游客256万人,收入2.5亿元,净利润1.1亿元。
“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市场化”,在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看来,开封,要搞文商旅一体化,要做“文化+”。
鼓楼,位于开封老城的中心地带,如今,围绕着鼓楼广场,形成了以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寺后街为核心的“中国著名商业街”。在这个商业区里,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商业是纽带,文商旅整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核、一圈、一带、六街”的功能结构,容纳了王大昌、第一楼等103家老字号,吸纳了年画博物馆等文化项目,用鼓楼区区委书记魏培仕的话说,就是要把这里建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区、文化街区、旅游街区、文明街区”。
守持厚重的文化底蕴
虽然开封古城被黄河的泥沙埋了一次又一次,但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越积越厚。文化的传承,缘于人们的默默坚守。
“一辈子都忙着穿针引线,现在手还灵活,但是眼睛有点吃力了。”在开封城东郊的一个小街里,已经82岁的王素花感慨时光的流逝。60多年的语不离绣,手不释针,让王素花已然成为汴绣的一个代表性符号。1990年,王素花退休后,在老同事的撺掇下,办起了“素花宋绣”。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素花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我就是为着汴绣活着,大师就是个名称,是国家给我的,但最终还得靠你的真本事。我觉得我的担子很重,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个技术传承下去,让很多人都学会汴绣,我就安心了。”
在离城区22公里的朱仙镇,同样也有一位老人在坚守。张连生老先生一边转着手中的刻刀,一边对记者说:“我刻木版年画50多年了,家传6代,祖祖辈辈300多年了。”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朱仙镇,还有几十家木版年画作坊。如今,张老先生已经把木版年画的产业交给儿子打理,他则专心刻版、授徒。张老先生告诉记者,他现在带着十几个徒弟,“就在前几天,还招了一个意大利的美术专业研究生徒弟,现在就住在我家里。
”开封大梁门城楼上有一个饮食文化博物馆,“馆主”叫孙润田,是个七代世居的“老开封”,一辈子在饮食公司工作,编过10本关于开封饮食的书,被当地人称为开封小吃的“活字典”。2006年,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出台,允许民办博物馆,老孙动了心。当时老孙已经收藏了一些东西,手里只有3万块钱,找了几个地方,感觉都不太靠谱。当时文物处的副处长听说他想办博物馆,就说“你上大梁门吧”,这让孙润田惊喜万分,忙着设计、布展。2007年,博物馆建起来了,不仅展出了老孙自己珍藏的历代酒器、茶具、餐具等实物,以及近代票证、书刊等200多件,还有亲戚朋友和老百姓捐的一部分实物。此外,还能看到对中华烹饪鼻祖商代伊尹的考据,对开封老字号民间餐馆、民间厨房的还原再现。
开封的工业有力量
文化旅游,一直是开封这座千年古都引以为傲的旗帜。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只有文化旅游行不行?
“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都出在开封。”在开封人的记忆里,作为河南省老工业基地,开封有着引以为豪的工业成就。但改革开放后,开封曾几次错失转型机遇,致使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工业是我们最大的短板,建实力开封,必须得把这块做起来。”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说,“这五年,我们的工业是拼命往前赶的,发展速度是个加速度。
”据开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汪志毅介绍,2015年开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8.2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还多;增速在2010年居全省第五位,2014年提升至全省第一位,2015年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