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职业经理人,想飞得更高、更远,又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因而面临着内心的困惑与矛盾。如何突破职业心理瓶颈,摆脱职业生涯中的“布朗运动”?
案例:30岁的John是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市场副总监,老板对他很器重。他有房有车、收入丰厚,前途不可限量,一切看起来很完美。可是,在这家公司工作了6年的他,工作激情已经开始减退,他还发现,公司里的员工早已习惯慢悠悠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福利待遇及制度保障使他们失去了危机意识,做事情是能拖则拖,他觉得自己与这种企业文化越来越格格不入,开始萌生离开的念头。可是,离开公司,去哪里呢?是自己创业,还是再跳到一个同行业的公司?他犹豫不决。
John的困惑在不少三十岁左右的职业经理人中具有代表性。从事业发展角度看,他们大多已渡过了最艰苦的职场熟悉期,开始进入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许多人升上了企业的中层职位或者担任企业骨干,物质的匮乏与生存的威胁已不存在,他们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及对人生梦想的自我实现。是坚守还是艰苦地奋进?这是他们内心反复考量和纠结的问题。
六大心理瓶颈
人力资源专家总结,在30岁左右,大多数的职业经理人会感觉事业遇到了天花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困惑,具体表现为以下六大心理瓶颈。
心态不稳,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目标多元化,不能够专心。从职业生涯来说,30岁是狂妄的年龄段,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一时又难以抉择。
难耐诱惑。有时,耐不住外界和其他创业者的诱惑,偏离了自己原来设定的职业目标,结果会走不少弯路。
作为高级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和情商不足。不少30岁左右的职业经理人做事非常聪明,并引以为豪,但他们大多综合管理素养还不够全面,缺乏平衡、博弈的智慧,和妥善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手腕。
以历史英雄为偶像,并进行模仿。比如说,出身条件特别苦的人,就以林肯为英雄。他们往往把某些英雄精神层面的东西带进职场,不加辨别地模仿、学习,变得很迂腐。
受制于成长的背景,拒绝改变。大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超越出自己的背景,会沿着父母或者从小受的教育划定的路线一直走下去。比如,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经理人,最初十年,按照父母教他的工程师的做事方式,在职场上大多都走得非常顺,但过了30岁,往更高的层面走,越出了他的文化背景,没人指导他,就迷失了方向。
穿梭不定的“布朗运动”
如果不能突破前面的诸多心理瓶颈,大多职业经理人就要开始进行职场的“布朗运动”!即毫无规则地穿梭般跳槽,后果就是跳了几年后发现,职场发展遇到困难,收入停滞不前。
当当网人事行政高级总监陈宁研究过很多相关的案例,她举了两个例子。刘女士,曾任某跨国石油公司大区财务总监,在职业生涯蒸蒸日上之际,她感觉工作比较单调和缺乏挑战。后来,刘女士自己开了一间小公司,可是在公司运转起来的时候,她的角色、身份转换以及人脉关系、企业运营、管理的经验并没有达到创业所需的程度,此时刘女士感觉特别艰苦,脱离了积累了十多年的财务管理的专业领域后,她发现,创业和自己以前想象得完全不一样,于是不到一年就关闭了公司,在没有更好地规划得同时,她给朋友救场般地协助管理一家小网站。这又是一个不匹配和没有规划的选择。
还有一位张先生,在一家IT公司里做到了采购经理的职位,但是他感觉到自己的综合管理素质还不够,更高级的职位又很有限,升上去不容易,于是就辞职读了个脱产的MBA。可是毕业后才发现,在他读书的两年多时间,职场发生了很大变化,重新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难,有不少公司的职位跟原来的差不多,但收入还没有以前高,他感到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