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新闻播报,坐地铁回学校
据他们身边的同学透露,第一天播报,每个人都紧张得不得了,“紧张是必然的,白天也睡不着,就会看很多其他新闻节目,了解一些最近的新闻。”晚上11点会开始准备次日凌晨3点的节目,“肯定也会困,但也很兴奋,白天也睡不着”。据悉,他们目前每人一周两天工作时间,一天做配音,一天播报新闻。实习没有工资,也没有宿舍,还没毕业,几个人都还住在学校,做完新闻播报,大家得坐地铁赶回学校,“从央视到学校,坐地铁一个多小时吧。”在同学们看来,几个人的业务能力都有提高。至于能不能留下,还是未知数,“很多同学已经找到工作,对他们来说,抓住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好的”。
现象解读
播音系学生获得这样的实战机会太少
一直以来,播音界有“资历优先”的老传统,新人很难登上主播台,这次大规模的“实习播音员”,让不少人在讨论新面孔出现的同时,也有了不少疑问,央视为何会接受大规模的“实习播音员”的出现呢?
丁龙江透露,这是他们第二次进行大规模的校台合作了。第一次选择的是云南卫视,也是那一次的成功,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这是第二次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台合作在去年就开始了,那是云南台的《主播新鲜看》项目,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采访、录制,云南台直接播出”。不少这次出现在央视的实习播音员,都在云南台得到了锻炼,“像王尹麒、张仲鲁,都是从这个平台练过才上的央视,央视也是看到播音系的学生可以全方位参与节目并成熟起来了,才下决心建立基地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
在丁龙江看来,这样的平台建立无疑对双方都有利,“一方面,电视台需要资源,需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需要一个练兵的场所。”他表示目前在播音界,播音系学生能够获得这种实战平台的机会太少,“播音这个行当,新人很难参与末端环节,可能更多的是在采访、编排、摄影这些环节”。
丁龙江透露,去年在云南卫视的节目,他们录了四百多期、备播了半年才得到机会,“我们不想再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做做小实习,然后毕业找工作这样一个流程,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多练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