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正月初五,你是在走亲访友,还是和TA一起过情人节?而在校园里,不少为了考研的大学生已经提前到校。在湘潭大学,2月13日凌晨两点左右就有不少学生在第一教学楼等候开门,当门打开的时候不少人一拥而上,几扇玻璃门被挤破,上演了“疯狂的考研占座”的大戏。(2月15日红网)
就在前几天,“明年起读研究生彻底取消公费”的新闻令人担心,奖学金取代公费读研政策会不会让大学生望“研”兴叹?看到他们夜静更深时就闻鸡起舞,赶到大学抢考研复习的座位,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抢占座位,这在大学里不稀奇,但在正月初五凌晨两点就早早来抢的,却不多见。孩子们铆足了劲以攒够自己上升的本钱,是件大好事。
如果只计算单一国家,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遗憾的是,中国还不是科技强国。原因很复杂,除了一部分科技人才外流外,后备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是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研究生多了还是少了”这个问题一直都很纠结,我以为宁缺勿滥不无道理,但培养研究生不是充当“社会调节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科技强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既要有中国式的农场主,更要有“中国的乔布斯”,这就需要大量有志青年的倾情加入。所谓“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如果考研者寥寥无几,何谈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从这层意义上看,挤破几扇玻璃门就是为中国科技强盛作奠基石。未来科技领域的“白骨精”可能就出自抢座的大学生中。
不错,大学生打破头皮挤进考研大军,就业压力是一大动因。但我们要更多的看到孩子们的刻苦、勤奋、努力与拼搏。此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则笑话,说一位大学生夜间在自动取款机前借光看书,警察前来盘问。他说:“我困倦时,就把银行卡插进去看看余额,马上就不瞌睡了。”警察被他的话感动了,让他早点回家休息。固然,考研把就业线拉长,可能有更多上升的机会,但追求梦想的精神比动机更值得关注。
新春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尽,很多人还在梦乡里熟睡,而他们中最早的正月初二就告别了父母。他们不是去赶情节人的热闹,不是趋之若鹜地到娱乐场所唱嗨歌,这群背负着梦想的孩子就早早来到大学里抢座,为了有一张安静的课桌……这样的励志桥段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当下,他们感动了别人,是否也感动自己?
在以色列,年轻人要找个地方读书恐怕不需要预订或半夜三更来抢座。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有1000多所,其中学术和专门图书馆约400所,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中国人都知道高尔基的名言:“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但这样的情景却只有在大学生为研究生备考时才能看到,对此,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用生命占座”,听起来很残酷,但社会总是充满着竞争,年轻人是激烈竞争的主角,这是“代际效应”推动年轻不断进取奋斗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前行的源动力。当然,从大处说,挤破玻璃门的占座是一道教育资源均衡化的现实考题;从小处说,学校的管理制度该积极应对,通过一些具体的分配办法化解座位捉襟见肘的难题,更要防范春节后大半夜抢座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
我还要说,挤破玻璃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读书。最理想的状况是,所有大学生都能摒弃功利来读书,如饥似渴地读书,别等到要考研了再来恶补。开卷有益,年轻人对知识保持足够的好奇与获取欲望,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