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 文/图 发自 新密

  “学校里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托付给我们,就得承担起生活和教育的责任。”

  “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创造人生的精彩。”

  “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这里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东店村的校园,每天他起得最早、睡得最迟……

  对全校600多个留守孩子来说,他既是校长、老师,又是家长、保姆。建生态校园、推阅读项目,在坚守中他不断发起突围。

  而在新密,像他这样的小学校长有110多个;在全国,像他这样的乡村校长有20多万,他们影响的是300多万乡村教师和9000多万乡村儿童。

  一个月前,首批“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颁奖盛典上,让默默无闻的他意外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因为河南仅有两人入选,他是其中一位。

  他干了些啥?马云干嘛给他50万奖金?这些钱他怎么花?

  经过连日走访,郑报融媒记者了解到不少其获奖背后的故事。

从破旧危房到绿色生态校园 从破旧危房到绿色生态校园

  立秋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然而在新密市超化镇中心小学校园内,38岁的慕志伟脸上浸满了汗珠。开学日子愈发近了,他忙着更换一些陈旧的灯管等设备,声音有些嘶哑。

  这所小学地处偏僻的东店村,而附近的村民们前几年就搬迁走了,使校园显得更加孤寂。

  小学负责招收东店、龙潭、湖地、莪沟、王岗、郑家庄、樊寨7个村的孩子,离得最远的达10公里,需要翻山越岭,这里一年级至五年级13个班,共有683名学生,全部住宿。

  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2006年,新密市六高迁址,中心小学在原址上组建,慕志伟也从周岗小学调入。2012年7月,他接任校长,内心是崩溃的。

  学校面临的问题真实而严峻:校园杂草丛生,缺乏特色主题,老师无追求,学生无目标,学校在低境界、低标准上徘徊。

  更让慕志伟头疼的是,一些家长和孩子都觉得上学没啥用。课余时间,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就跑了,让他追出去老远才能从山坡上气喘吁吁地把学生抓回来上课。

  怎么办?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学校环境。

  “这个太有必要了。”他说,以前校园里破旧瓦房多,有一次从瓦房里搬东西,刚一出来房子就塌了,至今心有余悸。“全校师生700多人,每天都要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为啥不把校园环境改善一下,让大家更舒心呢?”

	“你看,这是蔬菜苗圃,是劳动实践基地。”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及庄稼。 “你看,这是蔬菜苗圃,是劳动实践基地。”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及庄稼。

  慕志伟说,这里有学生亲手栽下的红薯、撒播的花生,还有青菜、南瓜、大葱、韭菜等蔬菜,“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孩子们都觉得是在玩,他们很开心。餐桌上的食品有他们的功劳,心里会充满了自豪感。

  留守的孩子通过集体劳动能够有合作精神,有互助精神,有分享精神,并且把这些精神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很有利的。”

  校园里还开辟有“涂鸦墙壁”“书法方阵”梅花桩园”“葫芦长廊”“宝石鱼池”“畅聊书吧”“向阳花苑”等,遍布各个角落,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可谓“一步一景,处处皆美”。

  “让校园更生态,让孩子更快乐,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他说,“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和同事们的心血,每天在校园里转一圈,心里才踏实。”

  “书香校园,丰润生命底蕴”

  “教师工作热情不高、专业能力不足、教学理念陈旧,而学生呢,综合能力锻炼缺失、课外阅读一片空白……”慕志伟说,当校长后,每一次外出学习都让他的思路更清晰一些,“一个人只要敢于负责,无论面临什么困难,都没有过不了的关口”,这是他挂在嘴巴的话。

  他上任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开始读书。

  “我以前不爱读书,感觉知识储备够用,后来才发现是多么浅薄和无知。”他说,恰逢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河南省特级语文教师孟素琴想选择一所乡村学校,尝试通过阅读来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学校。

  他果断加入了孟老师的阅读项目,在孟老师的专业引领下,有计划地选择书目,展开阅读。

  他不仅自己阅读,还带动了全体老师都来阅读。尤其从2015年开始,慕志伟更是将阅读项目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通过开展故事会、图书漂流、经典诵读等方式开展阅读推广。

	教学楼上也悬挂起了“读书相随,丰润生命底蕴”的醒目条幅。 教学楼上也悬挂起了“读书相随,丰润生命底蕴”的醒目条幅。

  慕志伟认为,一个善于阅读的学生必将有一个幸福的未来,他要给孩子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为此,学校为学生们购买了大量的好书,在每周专门增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

  教室里有书架,廊道内有书架,楼梯下也有书架,学校的“书语吧”都让好书触手可及。

  每天晚饭后的“美读时光”和每周三晚上全校统一的“两节连排阅读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段。他们或坐在草坪上,或坐在角落里,或蹲,或站,无论哪种姿势,都不影响他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阅读推荐墙”,是学生们爱驻足的地方。学校精心挑选了适合各年级的书目,把内容简介放大张贴在墙上,既可以让学生选书时有章可循,也可以美化墙壁。

  学校阅读项目的扎实开展,引来了一些公益机构关注,六和公益基金会捐赠了3000余册图书,充实他们的书库。

  目前,全校已有各类图书3万余册,且仍在不断地完善。

  校务处主任张香枝说,在学校“点亮心灯”读书群里,老师每天都会分享读书心得,“上学期,老师们共读了33本专业书,用书中的知识指导教学,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构筑书香校园,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太重要了。”在慕志伟看来,学生学习的成功在于潜能的激活与释放,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唤醒与激励,“这一切得依靠阅读来解决”。

“给寄宿孩童一个温暖的家”  “给寄宿孩童一个温暖的家”

  由于地处山区,地广人稀,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也就成了留守儿童。

  而持续十年的“撤点并校”,让乡村公办寄宿制小学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打开留守儿童上学难的一把“钥匙”。不过,和很多乡村小学日渐萎缩不同,这里的孩子一直很多。

  周围的人都知道中心小学老师们能给予孩子父母般的爱,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读书。对慕志伟来说,肩上的这副担子,从来没有卸下过,而且压力大增,每天都吃住在学校。

  大量留守儿童从很小便开始了自己的寄宿生活,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不等,最小的仅六岁。老师既要教孩子读书,更要管孩子生活,变成真正的“爸妈老师”。他总怕孩子吃不好、穿不暖,还经常领着孩子们跑步、锻炼,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不再失落和忧郁。

  慕志伟记得,有一次夜间一进宿舍,就看到一个孩子哭了,就像传染了一样,宿舍的孩子都哭了,然后旁边的宿舍也哭。

  这是为什么?原来,过完年刚开学,回到学校的孩子们会想念外出打工的爸妈,尤其晚上熄灯后,孤独感特别强,就会难受得哭。

  “学校老师有限,孩子们多,哄都哄不过来。”慕志伟说,他看了心里也难受,“那么小的孩子,每周有五天待在学校,刚寄宿总要经历一个过程。”

  他告诉记者,此时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是治疗孩子不适应的良方。在学校住久了,有那么多孩子在一起,也就慢慢适应了。

  生活老师郭三菊说,在超化镇中心小学,683名学生全部寄宿。从怎样铺床叠被,到怎样打扫寝室;从牙刷、毛巾摆放,到整理内务;从早睡早起,到按时完成作业,不浪费粮食……帮孩子洗衣,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点点滴滴中,让学生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一所大多是留守儿童的学校,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了我们,就得承担起孩子生活和教育的责任。对乡村孩子来说,读书是特别重要的出路,因此身上的责任非常大。”慕志伟说,为能让留守儿童在校园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学校开设了亲情绿色通道,定期分批次让学生与家长沟通,还配备了电视机、玩具,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我们想创造一个真正属于留守孩子们的学校,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他说。

“真正教育应润泽孩子心灵” “真正教育应润泽孩子心灵”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努力用文化浸润孩子心灵,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这是慕志伟一直所追求的。

  在他的倡导下,中心小学的班级文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都会围绕“生态教育”去讨论确定自己的班名,“花生邸”“玉米巷”“麦香苑”“翠竹轩”……

  以梅花班为例,老师和学生共同挖掘梅花文化,塑造梅花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记者走进各班教室,孩子们用农作物对班级文化进行布置,更让学校外部环境走向生态本真。各班廊道内的文化展板上贴着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书法作品、优秀作文、互动心语等。

  展板上的每一张字,每一幅画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都蕴含着学习之乐。

  乡村小学教师流动性大,5年来,慕志伟用真情留人,做了很多。他不断鼓劲教师们:“山区条件艰苦,不过,越是苦的地方越锻炼人。”

  基于“一个孩子只是老师的几十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的希望”现实,制定了许多激励机制,不让一个教师掉下队来。

  他常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办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而是整个乡村教育。

  有一次在镇上吃饭时,他们学校一个学生从包间走了出来,对老板大声喊叫:“喂,菜怎么还不上来?”连一句叔叔阿姨都不愿意叫,连一声请都不会说,他很惋惜。

  “学校不仅要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他说,有一次,一个低年级孩子在涂鸦墙上画了一座宫殿,但被其他孩子耻笑,他立即上前给予了鼓励,让陷入沮丧的孩子恢复了快乐,“得鼓励孩子,发掘内在潜力”。

  每天早晨,他总是站在教学楼前,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你好。”在校园里,老师们发现身边每一片垃圾,都赶快捡起。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说,这话在学校同样适用。老师的修养、谈吐、行为举止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能不能实现?一切皆有可能” “能不能实现?一切皆有可能”

  慕志伟出生于新密市乡村,父亲也是教师。

  原本,他的人生轨迹该是另外一条曲线:在繁华都市拼搏,凭着干劲,实现乡村孩子出人头地的梦想。但1997年从湖北广水师范学校毕业的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县城,而是在事业的起点上选择了留守乡村。

  其后,他又到省会郑州进修,拿到了大学文凭。虽然是留守一所乡村小学,但他并不安分,并在教学上小有名气。县城小学千方百计想调他过去,但他还是选择了留守。

  在这片宁谧的故土上,他没有懈怠,兢兢业业,不服输的青春基因在梦想的滋润下尽情生长。

  “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出彩。”从教20年来,慕志伟心中好多次重复着这句话,而这也是他的目标。矢志不渝的留守,成为慕志伟人生的符号。“能不能实现?一切皆有可能!我会用心、用情、用力地去做。”

  在他看来,坚持而专注,尽力做好适合师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乡村教育,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回想我个人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我们也是这样,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奔跑!回头,有一路的故事;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颁奖时,马云左手边依次为宋冉、慕志伟两位河南乡村校长。 颁奖时,马云左手边依次为宋冉、慕志伟两位河南乡村校长。

  慕志伟压根儿没想到,会和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沾上边”。

  去年7月,当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预计10年投入约两亿元,寻找、支持中国优秀乡村校长时,他并不知道也不抱希望,因为在全国像他这样的乡村校长有20多万。

  然而,是六和公益机构认定并推荐了他。他更没想到,一年后,经过一路过关斩将,他竟会入选首批“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成为受表彰的全国20位乡村校长之一。

  7月12日,在杭州举行的颁奖盛典上,他和信阳南湾湖贤山小学校长宋冉一起,第一次走上了颁奖台。

  “马云说,‘我们每个做一点点,每个人给那些校长一些鼓励,每个人给老师一些鼓励,那情况就不一样’。听了他的讲话后,我心里很激动,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慕志伟说,在颁奖台上,他除了被授予“乡村教育家”殊荣外,还被奖励50万元。刹那间,他成了“网红”。”

  据了解,这50万奖金中,10万元用于帮助改善个人生活;10万元用于领导力提升,包括参与国际游学,组成校长课堂,结成“乡村教育家”社区以探索乡村学校发展;30万元作为实践基金用于获奖校长所在学校,帮助他们开拓教育模式,使乡村学校更具活力。

  “在新密,向慕志伟这样的乡村小学校长有110多位,他们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密市教体局副局长樊根亮说,让城乡教育要素同等交换,达到教学教研均等,实现教育质量均衡是新密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在这方面,慕志伟是一个榜样”。

  而对奖金怎么花?慕志伟说,他想好了,愿意用个人资助金成立一个校长工作室,用于全镇校长分享、交流经验,实现共同发展,辐射更大的区域。

  他认为,获得这个奖项后,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乡村学校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关注,“未来的路任重道远,但我坚信,只要守住贫困地区的乡村校长和教师,坚持而专注,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