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 萌友  马辰睿 王永祺/文图

  5月9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日前,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其中,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中,全国共评选出了五名未来女科学家,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博士后杨琳琳入选。

入选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她坦言这是个“意外之喜”入选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她坦言这是个“意外之喜”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国科协与全国妇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于2004年设立,旨在为国家选拔高端优秀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设立于2015年,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从事基础科学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科技工作者。经专家评审,共产生10名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人选和5名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成为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5名入选者之一,现年29岁的杨琳琳表示,这个是“意外之喜”。

  事实上,杨琳琳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让她获得这个奖“实至名归”。她主要使用计算模拟方法联合多种生物实验手段研究重要药物靶标的动态构象和激活机制,以实现基于靶标动态行为的活性小分子发现,助推创新药物研究。近年来,她在《Nature》等多种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一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

  “就如同这个奖项的宗旨一样,这不仅是对我们综合研究成果的认可以及个人能力的认定,也是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杨琳琳说,

  科研与性别和外在无关

  “获奖的女性们有的俏皮,有的温婉大方。”杨琳琳笑着说,外界要改变对女科学家“灰头土脸”的印象。“同时,女科学家相较于男科学家不存在‘缺陷’一词。真正做科研与性别和外在其实没有关系。”

  杨琳琳最先学的是生物专业,但是太过基础的学科特性让她感觉和应用方面有些脱离。“人还是要做点更有实际意义的事儿。”生物学科背景偏向医学,还可以跟临床结合,出口指向应用,医学领域让杨琳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于是,她的研究方向转向了医学。

  “在科研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是‘开先河’。”杨琳琳说,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要反复思考、尝试各种方法、浪费很多时间,几乎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该怎么做。“但困难其实也是意义的所在。”她说,熬通宵往往不是最难的时候,反倒是项目快到尾声即将看到结果时,“这时候,恰恰最需要非常稳定和规律的作息,需要清醒的头脑去全力以赴地攻克最后的难题。”

  杨琳琳回忆,研究生时,从宿舍到实验室两三公里的路,为了做一个课题,有一两年时间,她经常夜里两三点独自一人走回去,虽然“有点害怕”,但这种努力在她看来反倒是一种平静与充实。“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做好了科研,你会感到非常踏实和放心。”她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手头工作,脚踏实地地做该做的事。

  “做科研可怕的是一个人,到处碰壁,没有人开路。”她说,在科研这条路上,学校和学院是杨琳琳强大的后援,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为她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与支持。“强大的后盾支持,是我能够安心做科研的一个重要因素。”

  “未来于我,充满希望与动力。”

  科研之外,杨琳琳还带有研究生。

  贾耀男是她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做事严谨,为人谦逊,对名誉不太在意。和我们学生的关系处得很好,有什么问题很喜欢和我们交流。” 贾耀男说,他曾亲眼看见老师很认真地向一个学生讨教电脑方面的知识。“在研究生生涯碰到这样一位老师,对我而言是一种幸运。”

  “我没有丝毫想去说教与引领别人的想法,反而是我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中有的人比当年的我厉害多了。”杨琳琳觉得,现阶段自己还年轻,有很多不足,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获得这个荣誉,只是对我之前努力的肯定,但这绝不意味着停止。”杨琳琳说,今后的时间里,她要更加潜心钻研,让自己的科研取得更好的成果,争取在这个领域更加权威。“‘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人要有目标地去努力,不断汲取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人生才能不后悔。未来于我,充满希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