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县官”们在答辩会前做最后的准备](http://n.sinaimg.cn/transform/20150709/8JcE-fxewnia8641950.jpg)
7月8日一早,河南省56个县(市)的县长、副县长或县级市市长、副市长聚集到郑州“赶考”,而考场上给他们的“答题”时间,却只有短短8分钟。
跑了几百里路,就为每人能说上8分钟话。啥考试这么牛?原来“县官”们赶的这场“考试”,就是“河南省2015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答辩会”。考得好,他们就能给县里群众争取到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东方今报记者 刘长征/文 沈翔/图
跑几百里就为说上8分钟
上午8点,郑州市迎宾路上一栋机关楼的6楼,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大厅正中孤零零摆着一个答辩席,对面是一排评委席,俨然就是一个大“考场”。
新密市常务副市长辛绍河,是第一个上场的“考生”。他要在3分钟内介绍其带来的河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还要在5分钟内回答两个考官提出的问题。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面铜锣,时间一到,计时员就会敲响铜锣,无论辛绍河说没说完,考试就会结束。
和辛绍河一起“赶考”的还有来自全省其他55个县(市)的县长、副县长或县级市市长、副市长。他们有的来自郑州本地或周边,有的来自信阳、驻马店等豫南地区,奔波几百里,就是为了能在这里说上8分钟,“考”出个好成绩。
啥考试这么有魅力,让众“县官”如此上心?答:“河南省2015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答辩会”。
从2013年起,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就是政府给符合条件的镇、村拿钱,用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这场答辩会,就决定着“县官”们带来的项目能不能纳入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名单。
县长们为啥这么拼?
如果您觉得“美丽乡村”听起来有点儿虚,记者先给您举个看得见的例子。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就是河南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之一。在“美丽乡村”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西河村完善了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保留了传统风貌,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十一黄金周,西河村就迎来了2000多名自驾游客。
如果您还不清楚“美丽乡村”的意义。习大大说的“记得住乡愁”知道不?“四个河南”里的“美丽河南”知道不?“美丽乡村”就是为了能够“留得住乡愁”、把河南建设得更美丽。
再说点儿实际的。“县官”们如果能争取把当地的项目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名单,就可以得到省、市、乡三级的专项补助资金和各类配套资金。
按照相关文件,今年原则上乡镇政府所在地项目省级补助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中心村项目不低于300万元。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推荐阅读>>>
2015河南县官们的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