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爸真厉害跑完100公里没休息,直接去上班

  “至6日凌晨4时56分56秒,徐海波跑完30圈,共跑了100.26公里,平均时速8.39公里。”昨日,跑友李向军告诉记者,他陪跑完最后一圈时,徐海波身体各项指标均很正常,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除了感觉有些疲劳外,我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由于今天有好几件事要办,上午忙完,下午接着忙,到现在还没有休息呢。”昨日下午6时30分,记者联系上徐海波时,他刚办完事,正准备回家。他说,后天他就要出差去东北了。

  徐海波说,去年4月,他刚开始跑步时还比较胖,经常感冒,跑步后几乎没再患过感冒,体重也减了十几斤。他是获嘉县人,现居住在郑州,平时主要在东北工作,基本每两个月才能回到郑州的家中休息一周。在东北工作时,哪怕再冷的天,他也会坚持跑步,每天跑10公里以上。

  “我以这种极限跑的方式庆贺女儿4岁生日,希望她以后也能爱上跑步。”徐海波说。

  专家谈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教授陈亚中: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不赞成搞这种超负荷的极限运动。极限运动后,由于“天窗效应”,人的白细胞会减少,免疫力也会下降,如果没有长期训练,更不能超负荷运动,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锻炼,运动量适中比较好。另外,运动量的提高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提高太多。

  □记者 刘瑶 贺笑天 文 洪波 摄影

  核心提示|徐海波的奔跑,让人们的视线聚集在了“跑友”这个群体身上。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奔跑的乐趣。

  为了减肥、为了秀装备……跑友群体的壮大,使得跑步产品年销量增长50%,更促生“马拉松旅游团”的新型消费。

  “这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它可以让你的身体有思维。”对于跑步,《跑步圣经》作者乔治·希恩如此评价。

  讲述 喜欢跑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说起郑州的跑步运动,最有发言权的当数耿林涛。

  3年前,他和30多个跑步爱好者组建了“跑步兵团”,如今已经壮大为4000多人,成员遍布全省。

  “以前跑步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加入进来,和中年跑友各占半壁江山。”2013年是耿林涛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年,这一年郑州跑步人数明显增多。“随着年轻人的加入,总人数逐年翻番。”

  在耿林涛看来,年轻人跑步的方式和中年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更时尚,平时会通过APP或在朋友圈‘约跑’,对跑步装备和运动营养要求很高。”

  随着跑步人数增多,赛事也多了起来。以前郑州只有郑开马拉松,现在嵩山少林马拉松也开赛在即。“还有不少郑州的企业也组建起自己的跑步团队,去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耿林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