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猴 (王天定摄) 民俗与猴 (王天定摄)
正阳县民间艺人雕塑泥猴 (贺永明摄) 正阳县民间艺人雕塑泥猴 (贺永明摄)

  智慧灵气之猴

  春节来临,举国欢庆,今年为“丙申年”,申即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的象征,尤为人们喜爱。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猴祖”的说法,古籍如《诗经》、《礼记》、《尔雅》、《庄子》、《列子》、《山海经》、《淮南子》、《世说》等均有记载;笔记、野史、小说等记载尤多。记载名称各异,遂有猴、猿、猨(音“猿”)、猱(音“挠”)、狙、猕猴、禺、沐猴、狖(音“又”)、参军、王孙等均指猿猴。

  猴的神话传奇故事以唐人王勔的《古镜记》最具代表性。至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汇集前人的神话传说,进一步创作了《西游记》,创造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典型形象,对后世影响至深。

  猴年剪猴

  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南沟的剪纸享有盛名,这里的村民创作的剪纸猴活灵活现。

  该村的民间剪纸传承数百年,被列入我省非遗项目名录。猴年到了,这里的剪纸艺人纷纷以猴子为蓝本,剪出了母子猴、金丝猴、猴子摘仙桃、猴子荡秋千等作品。这些剪纸猴不仅跳跃在各家的门窗、墙壁上,还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家中的“宠物”。 本报记者王天定摄

  猴与人生

  这些来自河南新野的耍猴人,与猴的关系亲密无间。

  人们利用猴的攀缘特点,经过对它训练演示杂技,如宋代陈暘所撰的《乐书》,就有“汉世有猕猴缘杆之技”。李昉的《太平广记》也有“蜀人阳千度弄胡孙(猢狲),饲养十余头,会人言语。令骑马作参军戏”。可见中国的“猕猴戏”由来甚久。今之耍猴杂技,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