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孩子的艰难求学路

2012年04月19日09:26      中国教育报             _COUNT_人评论
山村孩子的艰难求学路山村孩子的艰难求学路

  在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蹲点的几天里,让记者放心不下的是孩子,更让记者揪心的是孩子们的上学路。

  4月15日是星期日,但因楚雄州庆,黑井完小这天仍上课。下午3点半,还没有放学,阿瓦村的村民毕绍萍早早赶到学校,蹲在门口,等着接在学校寄宿的孩子回家。

  黑井完小教导主任赵金雄走到毕绍萍等家长中间,再三叮嘱:“千万不要带着孩子坐校门口的‘黑车’回家。”

  学校大队辅导员周静拿着家长接送学生签名表,在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后开始点名。念到“阿瓦村”三个字时,毕绍萍赶紧应答,并在签名表上签字。

  很快,毕绍萍身边聚齐了15个孩子,包括女儿李晓芬。她的任务是领着这些孩子步行回到离学校六七公里外的阿瓦村。

  赵金雄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孩子们安全,学校规定,每周上学、放学,每村轮流派一名家长接送本村的孩子,并且要签字。“这个规定学校已实行了近10年,学生还没有出过安全问题。”

  学生的名字都点完了,六年级学生李德芸突然发现,自己村没有家长来接人,按学校规定,她不能回家,她急忙找到老师。

  李德芸的家在把关村,这是距离学校最远的一个村子,有10多公里。村子不大,只有10多户人家,全村在黑井完小上学的孩子只有两个。

  得知李德芸的情况后,赵金雄立刻掏出手机,给家长拨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打通。“算了,我送你们回家吧。”

  还没出校门,57岁的镇中心校党支部副书记李国才得知情况后,喊住赵金雄:“我们一起去。”

  赵金雄再三劝阻,李国才坚持说:“去把关村,来回要六七个小时,晚上回来肯定天黑了。路又难走,我们一起还能搭个伴。”看到此景,记者也决定与两位老师一起,送两个孩子回家。

  走到桥头,正赶上镇上的大集,熙熙攘攘摆满了各种小摊。讨价声、吆喝牲口声、汽车喇叭声汇在了一起。

  看见旁边停着几辆拉客的“微面”,李国才和赵金雄赶忙走过去,瞧瞧里面有没有学生。

  车主们忙解释:“现在警察查得严,不让拉学生娃儿,我们早都不敢拉学生了。”

  从拥挤的集市中挤出,我们不由加快了脚步。

  从桥头,走三四公里就能到一个叫复井的村子。这段路相对好走些,一半是石板路,一半是土路。

  虽然是下午5点,但阳光依旧火辣。远远望去,复井村已依稀可辨。我们遇见了毕绍萍和阿瓦村的孩子们。十几个孩子正喘着气,在树下休息。

  复井是当地一个较大的行政村,有自己的村小,但受条件限制,学校五、六年级的孩子要在黑井完小读书。回阿瓦、迤德乐、把关等村的孩子,也要经过复井。

  慢慢地,一些复井村小的孩子也加入到放学回家的队伍中,大约有三四十人,队伍越来越长。

  穿过复井,山路仿佛嵌到山腰上,陡然难走起来。

  不时有孩子滑倒,老师和家长们大声招呼着,要大家小心。孩子们也不再嬉闹,屏住呼吸,小心地走着每一步。

  难以用语言形容这条山路的艰难。一条碎石羊肠小道常常直上直下,几十米高的山崖下是滚滚的龙川江。江对岸,是被当地人称为“38根桥墩”的成昆铁路第一长桥——大田箐大桥。

  突然,从山上冲下来五六头牛,牛主人大声吆喝也不管事。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叫起来。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李国才立刻伸开双臂,挡在前面,一边喝住几头牛,一边指挥着孩子们慢慢向后退,闪躲到一块相对较宽、能站住脚的山坡上。

  牛群过后,惊魂未定的孩子们走得更加小心了。

  赵金雄叹息着说,黑井完小的孩子,最近的上学要走3公里山路,最远要走十五六公里,其中一多半以上的孩子走的都是这样不是路的路。“这些孩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隔代教育的争议 如何取长补短 2012-04-16 10:11:32
          走出高考“加分”迷思 回归教育本真 2012-04-12 14:17:51
          隔代教育“老少配” 是功是过? 2012-04-09 09:07:58
          家庭教育有三大效应 2012-04-06 10:04:06
          国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现状 2012-04-06 09:14:09
          职业教育如何实现文化“三进”(2) 2012-04-05 08:19:31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山村 孩子 艰难 求学路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