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佝偻的身影突然跃进记者的视线。
老人名叫李春江,来自阿瓦村,小孙女在复井村小读一年级。这周轮到老人接村里的孩子放学。
“从去年冬上到现在,天干(方言:天旱)得很,小春没收成,眼看快到了‘点’(方言:种)苞谷的时候,还不见雨,看来大春也指望不上了。”老人指着路边荒着的田地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把孙女留给自己,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到昆明打工苦钱(方言:挣钱)去了”。
老人说:“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孩子读书不花钱了,住在学校里,吃住比在家里还好,我们都很感激呢。”
“就是孩子读书走的这个路,几乎没有路,希望政府给管管。”老人说。
走了快两个小时,山路渐渐平坦起来,路边不知名的野花绽放着。孩子们的笑声渐渐多了起来,阿瓦村快要到了,家快要到了。
对于李德芸来说,到了阿瓦村,只是走了回家路的一半,还有更艰难的山路等着她。
从外表看,又黑又瘦的李德芸根本不像13岁的孩子。她灵活地在山路上跳来跳去,躲过一个个沟坎、石头。
“路上累不累?”“走惯了就不累了。”
渐渐地,记者有些跟不上李德芸的脚步。
“走慢了,不到家天就黑了,更难走了。”李德芸说,回家后她还要干很多活,“做饭、洗衣裳、挑水。”
赵金雄悄悄告诉记者,李德芸家境贫穷,父母残疾,无法外出打工,再加上天干,地里没有收成,全家只能靠父亲偶尔打打零工和政府救济。
李德芸曾多次辍学,每次都是赵金雄亲自到家里做工作,动员父母送孩子上学。因此她格外珍惜上学的机会,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今年9月李德芸就要上初中了,我们已经提前和禄丰四中联系好了,为她争取一些社会的爱心资助,让她不要辍学。”李国才说。
又走了两三公里,从山上远远走下来一个妇女,她正是把关村接学生的家长。见到我们和两个孩子,她不好意思地说:“家里活计多,耽搁了,谢谢老师们了。”
我们把两个孩子交给她,下山返回学校。望着李德芸在大山深处跳动的身影,一句话突然在记者脑海中闪现:“在最困难的地方,总有最坚硬的脊梁。”
再次经过阿瓦村时,李国婷和另一个学生李志强在村口等着我们,非要拉我们去家里喝口水。
刚在李国婷家坐下,正在田里干活的李国婷的父亲李光平回来了,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娃儿她娘身体不好,有胃病,再加上两个上学的孩子,我不能到外地打工。天太干,地里没收成只能在村子里打零工苦点钱,再送她娘去县城瞧瞧病。”李光平眉头紧锁着说,“现在孩子读书,上学、吃饭都用不到钱,政府还给些补助,要不然家里实在没得钱让他们上学。”
得知这一情况,李国才立刻用笔记上,“回去后我问问镇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给你们家一点补助。”
“老师,喝点水吧。”李国婷的妈妈招呼我们,“村里早就断水了,这水是李国婷从隔壁村子背回来的。”
望着李国婷瘦弱的肩膀,我们谁都舍不得喝一口杯子里的水。
说到孩子的上学路,李光平说,以前从阿瓦到复井,路没有开通,要多翻一座山,村民们看娃娃们上学实在辛苦,就自己出力开了一条山路。“路还是不好走,下一点雨,路就断了。”
阿瓦村被大山和龙川江阻隔,出行艰难。“养一头猪都难卖出去,遇到急病,更是干着急没办法。”李光平希望政府能给村子开一条公路,“娃娃们上学也能省些力气。”
夜色渐渐笼罩大山,谢绝了李国婷父母的再三挽留,我们又踏上了回程……
这条求学路遥远、艰辛,但对李国婷、李德芸这些山里孩子来说,这条路是通往知识的通道,也是家境贫寒的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所以,路上有再多的困难,他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学校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求学的路何时不再艰难?”这是山区孩子发自内心的期盼,更是山村地区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像黑井一样的乡镇很多,要在每个村寨都修建公路、建寄宿制学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投资。大山里的期盼,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或许才能实现。
在记者的耳边,又响起了孩子们在放学路上唱起的歌声:
春天又来了,
嗨哟,
大家呀快来齐歌唱,
春天呀带来新气象,
春天带来那个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