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怎样让新民俗推广起来
给父母压岁钱既符合春节传统,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那么,怎样才能将它推广起来呢?
高巍认为,推广良俗应从两点入手:
首先,要大力弘扬春节文化的真正内涵,让人们从节日中体会到感恩、敬畏的氛围,比如机关单位可以组织一些公祭活动,以利大家获取震撼感,净化灵魂。这些年,地坛庙会等也搞了一些类似的活动,有的地方还要“申遗”,但大部分的公祭是表演,过于杂耍化,而且都在抄袭清代的规矩,拖着长辫子,很难让现代人产生敬畏之情。相比之下,东岳庙今年庙会期间每个上下午都有公祭活动,仪式规范而森严,普通人也能参与其中,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第二,要发挥社区的作用,现在很多群众活动都是自上而下,让居民觉得又是街道让大家来义务劳动,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新民俗推广中,应坚持群众路线,政府和街道应做好服务工作,搭好台,不要只想着领导大家。就像天通苑有个“超级邻声”,完全是网友组织起来的活动,结果搞得很成功。事实上,官方色彩淡了,群众反而更愿意参与。有了丰富的社区活动,新民俗才能更好地推广起来。
郝晓辉表示,推广新民俗,公权力应做好表率作用,比如领导人过年看望老年人时,可以更多采用给压岁钱的方式,此外也可以找名人代言,倡导这一新的社会风尚。
“百善孝为先,古人将孝道看成是伦理的基础,给老人压岁钱看上去是件小事,但推广开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当成一件大事来抓。”郝晓辉说。
●高巍: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而且在春节给父母压岁钱,也有着特别意义。一方面,子女对父母的回报,这是传统春节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一种敬畏之心。这对于在生命教育越来越缺乏的现代社会,可以呼唤人们的尊重意识,应大力提倡。
●郝晓辉:
在传统心理中,许多人认为给父母买礼物天经地义,但给钱却觉得别扭。这与中国式家庭教育不注重理财观的培养息息相关。孩子在给父母钱时会比较犹豫,给多了负担太重,给少了怕父母不高兴,不如买成礼物,琳琅满目,好看而不实用,但显得很热闹。随着现代父母与孩子沟通逐步增多,未来大家在处理金钱方面可能会变得更轻松,给父母压岁钱会逐步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