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效果可能有限
“如果不能把流程加以简化,我觉得家长监护的效果可能有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
“我赞同家长对玩网游的孩子有一些干预,在这个方面,家长和孩子不能讲平等。”于海说,“家长想让孩子的账号冻结,随时随地就能做,这方面我很赞同。”
“但是,这样的申请流程,会让家长感觉很不舒服,好像在接受审查一样。”于海接着说,“反而把一件好事给弄复杂了,这样一来,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其实,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应该全面限制网络游戏的发展。”于海最后说,“包括可以课重税,我个人认为,网游是个没有任何好处的东西。”
【焦点故事】 治疗网瘾要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
“在美国,网瘾的主要人群是家庭妇女和失业工人,而在我国则是青少年,这是为什么?”青少年网瘾专家罗新安说,“因为网络满足了孩子的独立需求,而在现实中,孩子的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
罗新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慧(化名)在家长的“包办”下长大,家长给他设计好了所有的事情。他时常会和家长发脾气,不愿听从家长的安排,而家里人总是以“这是为你好”来回应。
考上宁波大学以后,唐慧2年没去上课,一直呆在宿舍里上网、玩游戏。家里人心急如焚,却没有办法。
后来,家里人听从罗新安的意见和唐慧沟通:“如果你不想上学,就别上了。你可选其他的发展道路。”
有了选择的机会,唐慧开始思考,决定还是要读下去:“不然将来工作会很困难。”
“孩子有独立的需求,这是很正常的。”罗新安说,“而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好孩子要听话,要乖,恰恰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意见。”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罗新安说,“比如要孩子吃饭,可以问孩子是现在吃饭还是过10分钟吃饭等等。”
“不过,网瘾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治疗也是长期的、因人而异的。”罗新安说,“韩国的数据显示,60%的网瘾患者很难治好。我国的网瘾少年,也有一半左右很难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