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以后我们从作文的题型和体裁上可以看出,考应用文的比例逐渐增强,大有替代议论文的趋势。但这并不说明议论文将淡出四六级考试。2006年1 月在经过多年沉寂之后,又出现了一次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应向旅游者开放”的议论文就说明了这一点,6月24日的第一次新四级作文,“大学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12月23日“春晚是否应取消”则又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暗示,即大纲上要求的提纲作文(议论文、说明文)、情景作文(记叙文、应用文)和图表作文等作文类型依然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基于此,可以说新旧四级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如果说改革前后的写作有什么差别的话,那么最明显的差别是:
1)写作被安排在了四六级考试的第一部分,很多同学认为这只是一个顺序的问题,其实它还包含有更深层次的暗示,那就是语言的应用被放在了考试的重要位置。主观题取代客观题被放在了考试的第一位。我们在以往的四级辅导中,往往都强调在写作文中我们除了平时的训练之外,在考场上较之其他部分还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接受了大量的语料(特别是四篇阅读和完型填空),我们可以临场将这些语料的好词、好句式记录下来,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而新题型中作文在第一部分,这种优势则不复存在。
2)我们从6月24日的作文题目中看到,与以往的议论文相比,模版的作用将越来越弱,以本次作文为例,如果按照模版,三段的基本写作要求应该是“现象、原因、结论”型:
a) 现象:有些大学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某些课程的任课教师。
b) 原因:学生选择教师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c) 结论:……。
而本次作文的结论部分却是“正反观点”类中的第二项:
a) 现象
b) 正反观点
c) 你的观点
即:“学生自选任课教师的益处和可能产生的问题”。第三段要求考生论述的是优缺点,而这正是论述“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类论说文的要点。由此我们看到,各类的模版开始进行融合,而且越来越灵活,不按套路出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