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MBA教育从“洋”变“土”

2011年02月15日09:20      中外管理             _COUNT_人评论

  

让MBA教育从“洋”变“土”让MBA教育从“洋”变“土”

  中国商学院的新20年 更独立?更本土?

  中国内地的MBA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中国内地的MBA教育,基本上就是照搬美国式的MBA,包括课程的设计、教材的引进等,甚至所使用的分析案例,基本上是直接照搬美国模式,部分有条件的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还会引进一些国外教授直接授课。这是中国MBA教育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MBA教育全盘西化时期,主要特点是从内容和形式都照搬美国的MBA教育模式。

  第二阶段开始,则更多注意一些中国本土的特色,更多会强调中国案例,然后尝试进行一些中国模式的提炼。随着在案例选择方面逐步本土化以后,到某一天还有可能在理论上实现一些创新,更多围绕着中国式管理做文章。现在很多人说中国式管理,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最多在一个案例研讨的阶段。因此,第二阶段是MBA教育逐渐本土化的阶段。

  让商学院靠“商”,而非靠“学”

  这20周年经历了这两个阶段,有可能接下来往第三阶段走。而第三阶段的可能性有几种:一种可能,就是更多向欧洲的MBA教育模式靠拢。欧洲MBA教育的特色是独立商学院比较多,而美国的商学院则大多数是附属于综合型大学。从形式上看,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属于这种类型的独立商学院。虽然根据国家政策,名义上挂靠在某个大学,但并没有实质性关联。这种方式可能在未来的中国MBA教育上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欧洲的独立商学院与美国商学院的不同之处,并不是简单的是不是独立,而是在很多具体的做法上有所不同。

  比如说:欧洲的商学院运用的理念和模式,和美国商学院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更加注重和企业的联系。美国的商学院总体而言还只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学科,所以它需要证明自己,要在各个学科证明我这个学科也是有很强学术底蕴、有很强的科学性。追求科学性之后,就要和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去比。比什么?比研究方法:统计方法、数学模型等等。如果不能在方法论上赶上其他的学院或者其他学科的话,那么在整个大学里面都可能低人一等,别人会觉得你们好像就是一种职业学校,没有地位。“科学”这个词,是一直套在美国商学院头上的紧箍咒,稍微要做一点自由的东西,这个紧箍咒问题就来了,就会担心被别人批评说你只是在讲故事,在做一些低层次非科学性研究。这样的结果是,许多美国商学院需要在一个翘翘板上做艰难的平衡:平衡应用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一个教授,既要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创造价值,让学生觉你讲的东西在实际商场上是可以被运用的,另外他还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所谓的科学研究上,而很多时候其实科学研究往往和实践是脱节的,这两个之间很难平衡。

  欧洲商学院则相对来说更加灵活一些,因为是独立的,没有必要跟别的学科之间去竞争,非要去证明我也很科学,所以他的做法就可以百花齐放,然后他们和企业之间的结合就更加紧密。像欧洲瑞士的IMD(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就是完全从用人机构的需要来设计整个的课程。整个课程一年半,大概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培训,而且是针对某些公司的特定需求来设计的一个大培训。实习项目可以贯穿始终,反而是整个课程的一个主线,于是学员会围绕着一个公司来实习,或者围绕着三四个公司设计课程。课程是围绕着项目来做的,而不是实习项目围绕着课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通胀时代教育投资正当时 MBA教育被看好 2011-01-19 09:32:58
          国内MBA教育发展分析:商学院分化严重 2011-01-14 09:24:08
          中国MBA教育 竞争与潜力巨大 2011-01-05 08:47:45
          MBA教育发展呈现新态势 2010-12-31 09:25:13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MBA 教育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