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的教授构成和美国商学院的教授构成也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些人你看他的学术成就未必很高,但是他已经在他的体系下很熟练了,和一些公司有非常深入的关系,然后不断带着学生在这个公司里面做项目,他对这几个公司长期跟踪,然后长期反复带着学生给他们做项目,能够挖掘的深度已经很深了。所以这种模式下,你如果还要求教授按照美国式的研究方法发那种文章肯定很难的。
应该说,这种模式中国现在还没有商学院能够做到。因此,第三阶段有可能往这个方向跨出几步,但难度很大。因为这要求把整个模式加以改变,而且这个心态也要改变,要把原来以研究为主导的框架打破。中国的商学院绝大部分刚刚把自己的思路转过来,转成那种以美国式研究为根基的模式,如果突然又要他们马上转成那种更灵活、更难以把握的欧洲模式,大多数商学院是很难做到的。这就要看谁能够有这样的勇气,走出这一步,因为这意味着要抛弃很多原有的东西。即便是在长江商学院,对此也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没有真正去讨论这样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让MBA教育从“洋”变“土”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再延伸。
比如:可能将中国式的内容提高到一个压倒性的地位。现在只是中西方的一个结合:框架是西方的,内容有一些是中式的。到第三阶段,可能逐渐会出现一些从理论到案例都是主打中国式的东西。比如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式的公司治理、中国式的商业创新等等。如果说一个商学院能够在这方面积累一定内容的话,就可以变成它在世界范围内一个主打的内容。这其实是我们长江商学院目前在做的一个事情,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范围内中国商业知识的领导者。就MBA领域来说,2009年开始,我们专门推出了中国模块,这个模块是两周时间所有的课都是主打中国的内容,总共大概有10门课左右。
这个模块推出之后,大家的反响很不错。因为把中国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大家耳目一新,而且放在一起后产生一种规模效应,原来可能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课里面。当然,一个MBA项目全部做成以中国内容为主,现在也做不到,只是说从原来的90%都是讲国外案例、讲国外理论,现在慢慢变成案例可能四六开。理论仍主要是国外的,但我们想通过中国模块能够慢慢建立一些中国式的理论出来。如果开始能有20%是中国式的理论,这已经很了不起了,然后慢慢地往前走。总之,增加本土元素,培养出来的学员可能会更适合本土企业的管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