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改革很少是从里到外的,必须有来自外界的推动力。如今,在中国各大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 MBA教育改革,其实也正表明了中国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强烈信号,创新在此时绝对不需要任何理由!
二十年,他们开始重新定义和解读。
创新万岁!
中国MBA教育转型进行时
2010年3月底,刚刚进入春天的上海,因为哈佛商学院分部的入驻而引来了世界各地媒体的关注。其实,不仅是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以及香港科大等世界知名商学院都已经在纷纷动手,抢滩中国市场。
这的确是一片沃土。
2008年的金融危机,由于被认为在事实上否定了国外商学院的教育,而给予了各大商学院们沉重的一击。但与国外MBA教育处于停滞和降价状态相比,中国的MBA教育却正处于难得的“小阳春”时期。从2010年9月开始,几大名牌高校纷纷大幅调高MBA价格,从12万到18.8万不等,即便随意上个考前培训班,都要付出近6000元人民币的高价。
早已不再是20年前连100人都招不满的时代了。中国企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对优秀管理人才的渴望,MBA成为聚焦点。而与此同时,国内商学院的市场化竞争也愈演愈烈,优质生源开始向部分学校聚集。立体式推动之下,中国MBA院校纷纷于2008年前后开始了课程和考试的整体改革。经过了两年多的准备和试行,2011年将成为中国MBA教育改革的攻坚年。
2010年7月,一位决心求学MBA的职业人,对记者述说其惊讶地发现:清华经管MBA招生突然采取了先面试后笔试的重要变革,这让所有考生都大感意外。而后,是北大等多家商学院的纷纷跟进。中国人对答卷考试的迷信,终于松动了。
显然,这场改革与其说是为了完善商学院教育,倒不如说是中国MBA界对于MBA教育的重新定义和解读。
MBA教育的新“逻辑”
“我觉得MBA改革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认清商业现实。我们要塑造的人,是必须面对企业中千头万绪的复杂工作,他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大局观,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具有整合表象解决问题的复合思维方式。”清华大学MBA中心主任高旭东对《中外管理》说。
2004年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而非MBA》一书,曾给MBA教育界投下了一枚炮弹。明茨伯格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对传统MBA教育的反思,即招收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式,获得了错误的商业实践。他援引的最著名案例包括曾经名噪一时的惠普-康柏并购案,其中卡莉·菲奥莉娜的冷酷、傲慢与固执,正代表了当年所谓MBA精英人士的一贯形象。当他们运用所谓正确理论进入一家公司时,光耀灿烂背后其实危机四伏,耀眼的学历、满口的术语、豪情壮志的表白,看似能一下子震撼人心,但随之相伴的后果和窘境却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高旭东承认这本书曾经给了他们很深的震动和启发。而与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举行的校际合作中,他们也发现:在美国国内,MBA教育这些年都处于改革和创新中,改革的核心正是回到原点,那就是重视人本身。
很多人读MBA并不是为了增加管理知识和技能,而仅仅是看重毕业后的高薪——这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因而摆在各大MBA院校面前的首要工作,已经不是聘请多么厉害的师资达人,而是首先要挑对要培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