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应向包容特例转变
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自高校宣布结盟开始,一直饱受“掐尖”争议。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认为,现阶段的自主招生与99.9%的考生无关。那些本来就可以通过高考途径走进名校的孩子,再参加一次自主招生考试,不仅意味着给考生增加了赶考成本和压力,也意味着其他大多数的考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19日、20日的联考中,莱芜一中包车组织百余名学生参考。“即使不通过自主招生,其中大部分学生也能考中这些名校。”该校高三年级组组长张春强坦言,“学生们对联考积极性高,有的是想要保底,有的则是借自主招生加分为自己增加挑选好专业的机会。”
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只有少数高校将“偏才”、“怪才”纳入选拔范围。山东大学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首推校长推荐制,希望将“综合素质全面”以及“具有突出学科特长和潜质,可能在笔试中不占优势的”两部分学生纳入选拔范围,但中学校长给出的推
荐名单中,尖子生居多,“偏才”、“怪才”寥寥无几。最终,仅有12名笔试成绩并不突出,但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进入了面试名单。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认为,教育的好坏之分在于能否包容特例。而目前大多数推行自主招生的高校还没有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