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人再高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012年04月02日06:00      中国江西网             _COUNT_人评论

  这几天在网络上有一条转发率较高的微博,而同样让很多网民心跳、灵魂发颤的人和事直接指向三个关键词--中学生、高考冲刺、“捐骨髓”救人。中学生名叫张文驰,他在距离高考70余天时,牺牲宝贵的备考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网友亲切地称他“最美中学生”,力顶他是“在人性的高考中得了满分”。

  “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这句话竞出自于一个90后年纪仅仅19岁高中生的口中。

  俗语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自古至今,又能有谁真正做的到呢?善恶只是一念之差,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出自于他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这个道理。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的道德观念和水准亮起了红灯呢?当下,一些骇人听闻的恶行缕见不鲜,我们在发出诸多感慨时不禁会问,老祖宗留传下来的仁爱道德哪里去了?难道真的随着时间而一点点消逝了吗?

  当我们在迷茫和失望中徘徊时,张文弛的报导让我们又看到了希望,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关于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以及种种道德规范,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仁”,也即做人的道理。他在《论语》中所推崇的“仁爱”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越来越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加需要加强这种思想的教育和培养,张文驰的事迹在“仁爱”这一思想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仁、义、礼、智、信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此,笔者呼吁全社会,要大力学习和宣传这“仁爱”思想,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广大青少年都能接受这种思想教育,那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就能得以传承,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繁荣。




相关报道:中学生“减负”调查 高考指挥棒何去何从 2012-03-31 11:34:05
          网友写给高考生的一封信:六月你要去高考了 2012-03-31 11:11:02
          高考生如何应对考场上不舒服的情况? 2012-03-31 11:08:48
          高考见义勇为加分引争议 2012-03-31 11:02:15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救人 高考 希望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