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樵作为南外赴德交流学生在德国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凭借出色的物理竞赛成绩入选德国物理竞赛国家队,并代表德国队在刚刚结束的第43届国际物理竞赛夺得金牌。昨天,谷樵特地回到母校,感恩自己的物理竞赛启蒙老师石长盛老师。
“竞赛王子”曾婉拒清华橄榄枝
初、高中就读于南外的谷樵,在高一下学期前往德国爱因根高级中学交流学习,而他经过选拔成为了德国高中的正式学生,并在德国完成了高中学业。“我初一进校选的是小语种德语,这也就成了两年交流生活的语言保障。”谷樵说,当时觉得学英语的机会会很多,而选择学德语就多了一种语言的学习。
虽然自己在物理竞赛中奖项颇丰,也曾经“玩”过信息学和奥数竞赛。“我小学和初中课余主要参加的是奥数和信息学奥赛,真正进入物理竞赛的领域还是升入高中之后。”在德国交流学习期间,谷樵也没有放弃国内的物理竞赛。从2009到2010年连续两年回国参加全国物理奥赛的他,均取得江苏省一等奖好成绩,并于2010年入选省队。
谷樵告诉记者,自己的“无心插柳”除了入选省队外,还吸引来了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来南外与他“面谈”。
在取得清华正式“邀约”之后,谷樵内心也纠结了一段时间,但他最终还是婉拒了清华,重回德国完成高中学业。据悉,谷樵已经拿到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录取通知,将在德国继续深造。
入选德国物理奥赛“国家队”
“谷樵这个人特别严谨,我们都说他肯定能适应‘德国’!”谷樵在南外的同学张天白笑着告诉记者:“谷樵是那种一帮人在为一道难题绞尽脑汁想答案,而他却能找出题目破绽的人。”
据了解,谷樵在德国学习依然突出。去年在国际物理竞赛(德国预选赛)中以第一身份晋级,并最终入选德国物理竞赛国家队,成为队中唯一一名华人“种子选手”。而在今年的第43届国际物理竞赛中,更是代表德国国家队一举夺金。
带着金牌,谷樵昨天特地来南外看望物理竞赛启蒙老师石长盛老师。“竞赛能拿金牌的学生有三个要素。”石老师笑着说:首先这个学生要有天赋加勤奋;第二遇上好老师激发热情;第三有竞赛机会。“谷樵具备了这3个要素。”石长盛笑着评价得意门生。
“与德国相比,中国学生搞竞赛可能大多是为获得高校的‘免试金牌’或更多升学的机会,而在德国,自我的提升和眼界的拓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谷樵介绍说,德国物理竞赛和国内的大不相同,整个竞赛流程分为四轮:前两轮选拔赛是在德国范围参赛学生自行答题并寄送答案审评,后两轮比赛才是集合起来在德国的科研中心如DLR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DESY德国粒子加速器参加选拔和培训,其中3/5时间是考试,剩余时间则让选手走近科学家的工作并学习交流。
德国学生参加竞赛不搞培训
“德国理科竞赛选拔的模式与国内相比可谓是两个很不同的思路。德国竞赛的参与人数较少,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历,谷樵发表了自己对中国和德国学生竞赛的对比理解。
“因为德国竞赛学生选拔的周期拉得很长,走得越远的人便经历过更多的自我学习和提升,以至于最后剩下来的少数人具有远超过一般参赛者的实力。”谷樵分析道,“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据我所知,当前中国高中物竞初赛参与约为40万人,而在一个月之后能进入决赛的只有280人。绝大多数认真准备的同学自我激励最强、效率最高的也只有这赛季一个多月,而在一年中其余的11个月更多的因来自外部的压力如保送和学校荣誉而相对消极地学习。”
谷樵介绍,在德国,学生没有这样的外部压力,最初两轮完全自愿的设置保证了最初的参与者有一定的热情和能力,随着选拔的深入试题的层次也在提高。为了面对新的挑战,每一轮选拔新的参与者都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从而达到能力的升华。
“德国竞赛一个基本的模式是‘老带新’。每轮选拔赛都会有不少已经进入大学的老队员来帮忙组织,开设课程,批改试卷,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在很多的空闲时间里相互交流,老队员以个人的经历引导激励新的参与者高效地投入到这项事业里去。”(扬子晚报记者 王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