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志愿者、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优秀特聘辅导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评审专家;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专家,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专家,河南省教育厅研学旅行专家。

  在接受采访时,李怀强近期刚结束以“出彩河南”为主题的课程思政通识教育系列讲座。

  思政教育融入通识课程改革

  “以‘出彩河南’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本学期设计了90场讲座,目前已经开讲32场了”,随着现代新型娱乐方式的不断呈现,李怀强策划了一批短小精致的课程思政节目,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以讲故事的形式、可视化的表达、差异化的传播、互动式的交流,将“懒”学生变“勤”学生,把“水”课变“金”课,提升了课程思政教育的传播率、时代感和吸引力。

  李怀强所做的思政课程立足我省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也是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河南化诠释。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并且知道如何学习,李怀强的思政课别出心裁,组织学生拍摄微电影,进行创业实战,为产品写策划案……在这里,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翻转式、混合式、协作探究式等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把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除此之外,李怀强还改革了传统考试方式,实现多元性评价,加大实践环节在考试成绩中的比重,以实战性质的案例分析、小组项目设计、广告策划等多种形式考核,在这种促进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拥有了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成长和未来。

李怀强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李怀强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思政课要与研学旅行相融合

  “研学旅行课程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活教育理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手段创新还不够,部分高校曾不同程度地出现‘教师讲不出来,学生听不进去’的现象”,李怀强认为,需要把思政课和研学旅行相结合,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强大合力。

  李怀强觉得,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为此,从研学主题的确定到研学路线的设计,再到研学过程的管理,都要体现育人价值。在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应进行精心设计和扎实实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改进手段、拓展渠道、形成协同效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以人生启迪,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最好载体,如何让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把思政教育和研学旅行结合在一起,在中小学中推广。针对这一层面的工作,李怀强认为,中小学校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各类研学基地场馆,以微视频、微课堂、微论坛、微报告、诗朗诵等多种形式呈现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挖掘协调河南相关高端制造业和科研基地的资源图谱提供给学校,丰富学校育人资源,指导和推动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探索。

  打造“财大”模式的思政课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思政课是既具有较强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实践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怀强一直秉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他认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

  要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要在思政教师队伍中推进实践研学,它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要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对青年大学生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直以来就很注重思政课的实践性,围绕“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发展主旋律,推行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积极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财大”模式。

  第一,加强理论阐释和国情教育,讲清楚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学校深入推进“文化厚校”战略,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大文化的宣传、教育、研究和实践,使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中。

  学校曾多次组织师生赴焦裕禄纪念园、红旗渠纪念馆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精心打造“青马工程”、“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法律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开展了“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而且每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期间,多支实践调研团队围绕“三大文化”主题,深入祖国大地开展寻访体验活动,深入开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等,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二,注重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争做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占领网络这个主战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堂怎么说,更在于课外怎么做。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第三,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环节,突出师德关,强化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第四,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在深挖理论“源头”的同时引入实践“活水”。详细研读理论知识,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科学理论和教材模块有机结合起来,转变为内容充实、人人可学、随时可学、形式多样的线下、线上课程,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分批分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走出去,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汲取养分。

  河南研学立足本土才能“出彩河南”

  “研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依托河南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让每一位中小学生能够感受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见证河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李怀强如是说。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情况,李怀强认为各级教育部门要策略而精准地选择好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切入,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计划。

  李怀强还提出了一些河南省适合研学的地点。如嵩阳书院可以体验“入泮礼”仪式,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少林寺景区,可以了解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少林文化与功夫之旅,感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掌握强身健体的技巧;还有中原福塔、黄帝故里、黄河风景名胜区、郑州华强文化科技园、郑州行知塾综合实践基地、巩义康百万庄园、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老君山风景名胜区、焦裕禄纪念园等单位。

  围绕“老家河南”研学旅行,可以了解河南的根亲文化、黄帝文化、姓氏文化等资源;围绕“红色河南”研学旅行,可以了解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三大精神”;围绕“厚重河南”研学旅行,可以了解我省五千年中原文明、八大历史文化名城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世界遗产、非遗传承、博物馆藏等资源;围绕“生态河南”研学旅行,可以了解我省丰富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生态资源......不管是何种方式,都能在研学旅行中,获得更宽阔的眼界,胸怀更远大的志向,让学生认识信仰的力量,感受伟大的成就,感知自然的神奇。

  未来两三年河南研学将迎来大发展

  “自从今年3月,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之后,研学旅行被纳入了必要的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统筹考虑,学校教师组织研学旅行活动也要被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未来两三年河南的研学将迎来大发展”,李怀强认为,想要实现研学发展的繁荣,需要做到五点:

  一是站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高度围绕河南资源优势,突出河南地域特色,打造一批主题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突出、育人效果明显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研学旅行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性高,在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中空间巨大,前景广阔。通过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精品线路,形成适用不同学段、不同特点、不同要求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和线路资源,持续推进我省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充分挖掘、研究、整合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秀美的中原山川美景、淳朴的地域乡风民俗、辉煌的社会发展成果等元素。要突出地域特色制定研学旅行课程标准,进行顶层设计,规范研学课程开发。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河南文化中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是建立并逐步完善河南省研学旅行综合评价体系。编制发布河南省研学旅行发展年报、白皮书、数据报告,建设河南省研学旅行数据库,建立健全河南省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档案、河南省研学旅行基地数据库;建设河南省研学旅行交互平台,通过信息化、数据化、流程化、智能化科学管理,保障研学旅行健康良性发展。

  四是培养一批志在研学、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建立一套责任清晰、科学规范、保障到位的研学旅行管理机制。开展河南省研学旅行省内外、国内外交流项目,组织河南省研学旅行优秀项目、企业、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编制研学旅行发展报告。

  五是全省大中小学校、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较好、具有相关资质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一起联手合作开发研学课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突出河南特色,打造具有中原风格、国家标准、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精品工程。能根据地域文化资源和自身资源的优势,体现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主旨,体现线路的核心价值要义。线路目标应紧扣主题、具体明确、切合实际, 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详细描述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育人效果。(文 贾真真)

  (责编 侯明廷  编辑 贺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