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新案例
——惠济区实验小学“麦子熟了”研学课程纪实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远古时期开始农业就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拥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而在研学旅行的主要几大课程类别中,农耕文化研学是其中重要一环,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青睐。把课堂搬进田园,让孩子体验农耕的辛苦,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是农耕研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惠济区位于郑州市北部,拥有大面积耕地,具有农耕文化研学的有利环境,为此,惠济区实验小学的刘静老师特别组织研发了《走进惠济“OM“实践基地,探索麦子熟了的踪迹》研学课程(以下简称“麦子熟了”),从麦子的生长习性,到麦子的成熟,以及麦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让孩子从麦子到粮食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并树立节约粮食的思想。
研学先要设计问题
“研学是一种融合性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多种学科,在研学的第一阶段,我们必须要设计问题,生成主题”,刘静老师说道。在开发“麦子熟了”研学课程时,研发团队的老师们先是组织集中讨论进行课题论证,通过交流麦子熟了的话题,引发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意识;随后划分小组,进行责任分工,写出研学计划具体安排;老师们将21名学生分为三组,每组7人,分别展开活动讨论以及前期资料的收集,此外老师们还在每组抽出几人负责摄影、采访、环保等后勤工作。
“我们在研学活动正式开始前,会进行一个主题汇报工作”,刘静老师向我们介绍道,主题汇报就是针对每组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比如张心远同学带领的第一组汇报了小麦的发展史;第二小组的牛子涵展示了小麦的营养价值;第三组的同学们给大家介绍了面粉的加工过程等等……
“三十年前,农民还都是到麦田进行人力收割,光割麦子就需要三到五天”“学生放假要帮助家里人收麦、打麦还有看场晒麦”,这是学校邀请的农民魏伯伯来给孩子们讲解小麦的种类与栽培技术,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农耕研学旅行尤为重视体验教学
农耕研学的基础仍然是农业,目的是研学,本质是体验,设计和开发项目也要围绕体验来展开。通过一系列前期的知识储备工作后,“麦子熟了”研学团队针对课堂上讲述的关于小麦的相关知识,开始实地勘察,加深理解。
第一站孩子们先来到小麦种植基地,不管是小麦,还是其他农作物,本身都会有很多种种植体验方式。孩子们在基地除了观察麦穗,了解小麦知识外,还体验了收割麦子、捆麦子等农业劳动,虽然工作劳累,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大家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收割麦子的行动中,搓麦粒、编柳帽、参观农场……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深入其中,亲力亲为,在加深对土地感情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而这种体验式的农耕教育,也让孩子明白每一份粮食的获得都是不容易的,培养了敬畏土地,节约粮食的思想意识。
第二站研学地点在面粉加工厂。小麦是世界1/3人口的主要食物,麦粒碾去麸皮即得面粉,根据加工精度,面粉可分为标准粉,富强粉和精白粉。那么这么多面粉种类是如何区分呢?加工精度又是什么?研学团队到达面粉加工厂直观感受麦子的加工过程,了解农作物到粮食的转变之旅。
最后一站研学团队走进超市,这也是整个研学的最终阶段。通过观察超市内不同面粉种类的标签,了解面粉的广泛用途,为此次研学主题画上完美句号。
刘静老师说“研学旅行除了实地的观察体验外,重在学后的总结评价。“麦子熟了”团队会在后期撰写研究报告,集中讨论,互相交流学习,感受合作分享的快乐。”
重视课程的研究性
惠济区实验小学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一直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研学在世界”、“研学在全国”、“研学在郑州”三个方面不断推进。学校不仅和英国友好学校交流,进行听课、讨论、参观等文化吸收,还曾经组织学生到韩国对足球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究,此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重阳节,到敬老院、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的活动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刘静老师看来,研学旅行的设计最应该注重课程的研究性,判断主题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在设计的时候,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实施的班级、课程实施的时间,课程实施的方法,内容等。一个合格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该是学生有所收获,不能只有花架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核。
下一阶段,惠济区实验小学研学团队计划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先进行思辨,确定一些研学主题和方向,比如在一年级可以让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古树苑找春天,二年级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惠济区图书馆,三年级可以组织学生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四到六年级安排去黄河湿地公园、黄河游览区炎黄广场、以及市、省里面的一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地区进行研学活动,把这些东西做成课程来推广。(文 贾真真 赵潘潘)
(频道主编 侯明廷 责编 贺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