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几乎是每年此时的热门话题。虽然最新出炉的调查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大学毕业生从高职到研究生的就业率都比往年下降了7到9个百分点,但来自高校和招聘行业的数据却给出了另一种解读——就业岗位的总量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很大变化,出现变化的是就业岗位的结构和招聘需求。对2013届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很难如往年一样迎来签约季的“金三(月)银四(月)”。
大企业招聘需求下降,中小企业需求上升
2013届毕业生求职形势堪忧,对此说法,招聘行业专家并不认同。“因为2012届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不能据此判断2013届就业形势‘最差’。预计2013届的就业形势将与2011届、2010届持平。”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前一年的经济形势相关,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收紧,跨国公司招聘量有所减少。此外,许多互联网相关公司需要“慢慢消化”此前招聘的新人,会“暂时冻结”招聘计划。
高校就业办公室观察到的普通情况是,今年的就业岗位总量变化其实并不大,但是结构却有了很大不同。今年,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明显下降,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却较之往年有所升高。
理工类专业看好,金融IT行业有所复苏
从行业看,理工类专业学生延续过去几年的好势头,在就业市场上“持续领跑”,其中又以制造业为代表。据业内分析,制造业涉及机械、汽车、电气、重工等,对专业或技术有所要求,因而此类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相对文科生要小些。需注意的是,制造业对大学生的招聘量不会很大,以5000人规模的企业为例,每年招聘的大学生在200人左右,而受到欧洲经济紧缩的影响,招聘量会减少到50人左右。不过,每年招聘量保持这个水平,属于招聘稳健的企业类型。从岗位看,针对大学生开放的岗位主要为“销售工程师”、“技术研发”等,职业发展路径较为明晰。
校园正感受着一些行业的复苏迹象。复旦大学就业办负责人刘金华告诉记者,今年银行和金融业的岗位需求比往年增加了不少,毕业生拿到这两大类企业的录用通知书数量较之上一年增加了30%。而IT行业、计算机行业的招聘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
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负责人徐阳介绍,行业复苏的情况各不相同,学校因为大部分专业实行与企业联合培养,因此受到整个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从毕业生需求量来看,由于全国各地大兴地铁和高铁建设,因此轨道专业的学生就业非常热门,但是航空专业的学生需求量相对就有所下降。而同样以工程和机械类人才为特色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就业办负责人翁德明称,机械电子行业的毕业生今年仍然保持了旺盛的需求。
“两季招聘模式”增多,春节后将迎校招潮
招聘行业认为,判断2013届就业形势堪忧为时过早,因为近年来针对大学生招聘的“两季招聘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纳。春节后的2、3月将迎来又一波校园招聘潮。
招聘专家告诉记者,“两季招聘模式”即指企业除了在9月、10月间启动大学生招聘项目(又称“秋季招聘”)外,在春节后再启动一轮大学生招聘(又称“春季招聘”)。“越来越多的企业养成一年做两次校园招聘的习惯。”冯丽娟告诉记者,“春季招聘可与5、6月的实习生招聘衔接起来,此外,两轮招聘有助于让雇主品牌在校园里持续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社会人士的“金三(月)银四(月)”求职旺季也将来临,对大学生是利好消息。
就业“患得患失”,小心错失好工作
尽管就业旺季就在眼前,高校内外关注大学生就业的人士感觉并不轻松。“如果说今年就业率比往年同期低,一部分因素是学生在秋季招聘时环顾左右,结果错失了一些不错的就业机会。”冯丽娟提醒。
“现在学校就业办的老师都很焦虑,担心学生无法顺利落实工作,但学生看上去却并不着急”,某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似乎很难改变,“第一是留沪的学生比例依然很高,其次是对于岗位的需求,仍然像过去那样不愿意从事技术类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