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长28分钟,名为《一米阳光》的公益电影,受到网络热捧,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上被高频率转载。网友们在转载的同时,也一再被片中留守儿童的境遇所打动。拍摄这部公益电影的,不是什么名导,而是聊城大学大三学生董潇君。电影也不是什么大制作,前期资金是董潇君2000元的生活费。
在网上能轻易搜到这个公益电影。我花了28分钟,安静地看完。正如董潇君所说,如果100个观众里能有1个人采取一点行动,这部片子也是有价值的。片子纯净、感人,又让人心疼。一个女大学生,偶然认识了留守儿童乐乐,并坚持每个周末到乡下陪伴他,了解了他的寂寞和对父母的思念。乐乐对着田野大声喊,爸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那是一个留守儿童极度的感情饥渴。破败萧条的乡村、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房屋。任何人看了都会心疼,想去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
能做些什么呢?对于年轻的在校学生来说,最多只能如片子中的女大学生一样,给予一些温暖的陪伴。或者,像董潇君那样,用自己的生活费去启动一部小小的、稚嫩的,但真诚的公益电影,呼唤社会的更多关注。我特地查了一下董潇君所在大学的活动,聊城大学曾经举办过“爱心同行手拉手———关注农民工留守儿童”的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董潇君的拍摄地点也是聊城大学学生实习支教的一所小学。这大概是一所大学有意识地对接自己的学生与中国乡村现实的努力。现在一个在校学生能做的虽然微薄,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本身却是一个年轻人打量社会时所开启的第一个问题意识。一个人在年轻时所生发出的问题意识,对他长大之后的关注点———无论他的职业是做研究也好,做教师也好,做媒体也好,或者做一个普通的工人也好———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十几二十年之后,我相信,他们在学生时代所关注的问题也将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动力因子。
前几天,母校来了一队在校大学生,寻访各省工作的校友,期待带回校友的工作经验给大学在读的孩子。我跟他们聊天,希望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期待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业,感慨并认同就业中的拼爹规则、惆怅于高企的房价。除此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十分关心更多社会问题。虽然有一点点失望,但我知道,这大概是最普遍的大学生的状态了。
中国太大,社会问题太多,需要关注需要改造的问题也太多;在社会生存不易,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所承受的物质上的生存压力也前所未有。但始终,社会的进步是要靠一代人树立起的问题意识所推进,而非仅仅靠物质。大学里的孩子也不仅仅只关心就业和房子,也有很多董潇君式的年轻人。他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留守儿童、投向他们认为最弱势的人群,这是一种多么值得珍惜的姿态。董潇君说,接下来的愿望就是拍一部纪录片,反映关于农民工买票难的。我清楚地知道,即便他再次用自己的生活费启动这部纪录片,也未必能直接帮助到买不到车票的农民工,但来自于年轻人的执着于未来的关注,这本身已经汇聚到改造的力量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