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操作贴心为民

  清晨,春日的阳光早早照射在马路上。郑州市民王鑫发现出门上班的国基路前一天晚上坑洼的路面,一夜之间填平了,而且浇了柏油,碾压平整。“晚上修路,不扰民,不误工,这样的城市管理让人感觉贴心。”王鑫感叹。

  在城市管理的细节上,郑州市正在摸索一套新理念下的操作方式,“打时间差”就是其中之一。以前道路破损,市民有怨言;修路断行,又影响交通。为解决这些矛盾,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市城管局)调整了施工时段,推行夜间施工不断行的养护维修模式,即晚上10时封闭、早晨6时放行,既实施了道路养护,又把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一切从细微之处入手,用温柔的呵护将城市管理进行到底。2014年12月18日,郑州市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建设,在金水区、惠济区4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先行先试。随后,各区、管委会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郑州市在115.8平方公里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内,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2015年11月初,郑州市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行动”成效明显,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案件数量环比下降了51.15%,占道经营案件数量环比下降了85.74%,市容环境案件数环比下降了92.33%,小广告案件数环比下降了69.33%。

  在市城管局的督导下,郑州各区、管委会也探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如金水区严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定时段、定标准”的五定原则,开展无盲区零遗漏式治理;二七区充分利用媒体和微博微信平台向广大群众开展“百日行动”宣传;中原区加大与商场学校等社会组织管理方沟通,实施周边市容市貌协管;管城区推行“十包十星”管理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员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惠济区推行“一卡四色”管理模式,规范店外经营行为;航空港区按照对账销号、倒排工期的办法,对辖区占道经营进行彻底治理;郑东新区持续加大全方位排查问题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派发,及时解决;高新区建立了督察部门专查制度,并抽调人员专职脱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行动”工作;经开区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开展联合执法,解决“四乱”问题;火车站地区聘请美院教授对火车站地区的门头牌匾统一进行规划、整理。

  城市管理离不开创新思维,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收获城市些许改变。

  创新管理提升内涵

  游走郑州这座享有商都美誉的城市,除了生机勃然的树木,绚烂点缀的花草,您还能感受到街市如常的井然和人们间和缓的相处。

  对于城市管理部门而言最直接和敏感的“管理”景象常常在街头执法,郑州也不能逾越。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没有停留在执法冲突与矛盾的“障碍”前,而是用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

  郑州市城管局在探索如何和谐有效开展城市行政执法方面,并不站在孤立的一个“点”上去解决,而是放大思维与视野,从“面”甚至是从更多维的角度整盘体系的解决问题。这种创新归纳起来就是:建立“1+N”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两个机制、六个结合”“三室一厅”四位一体的司法保障体制,提出了人车分离、人非(非机动车)分离硬隔离措施,实现了对占道经营“从整治到治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从刚性执法到执法与教育相结合、从单纯的管理措施为主到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从以堵为主到堵疏结合”的转变,较好地解决了很多长期以来协调难度大、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在防沉降井盖、管道检测、雷达探测、“黑碎”工艺、管网非开挖改造等市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得到推广应用。燃气、污水、自来水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对引进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起到了助推作用。成立了应急服务处置中心,24小时专人值守,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一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先期处理,避免给行人造成伤害。

  “为民生,顺民愿”,创新管理带动着一系列的改变。郑州市城管局通过搭建城管微博、三级“立刻办”服务热线、城市管理应急协调处置中心、各公用企业的便民服务热线等民生“桥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目前,城管微博粉丝量突破60万,荣膺“全国最亲民基层政务微博”称号。“城市管理应急协调处置中心”自成立至今,共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9772件。市城管局诚心服务市民的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认可,2015年,城管系统负面新闻报道、群众举报问题均较2014年大幅下降。

  当一切公共服务变成身边“小事”变得不易察觉,那正是城市所居者幸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