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感恩而守护 河南一大四学子志愿战“疫”66天回馈社会》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文图

  截止到3月31日,信阳师范学院大四毕业生孔令龙已经在战“疫”场上奋战了66天。

  这66天里,他给乡邻们戴上了“心理口罩”,为信阳募集防疫物资,为4000余人疏解困扰,并身体力行影响到千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他的事迹多次被团省委和当地团县委点名表扬。

  七尺男儿汉,心怀大世界。他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时候家境贫寒,得乡邻们及社会资助,才有机会步入大学,这份恩情不能忘,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乡恩难忘  他让90岁老夫妇流下幸福的泪水

  孔令龙,今年21岁,是平顶山鲁山县磙子营乡新孔庄村人,目前就读于信阳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疫情爆发后,孔令龙看到疫情数据给乡亲们带来的焦虑,作为心理学人的他意识到:伤害不仅仅来自病毒,更多的是心理问题!1月底,受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委托,他联合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6名博士和23位志愿者编辑“防疫心理指导手册”,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成立了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为广大群众戴上“心理口罩”,他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全村96户家庭挨个走访。

  同村隔壁家一对90岁独居的老夫妇,是他经常疏导的对象,在多次“文火慢炖”的心理疏导后,他决定让老人全家视频连线在云端实现“大团圆”,视频开通后,老人就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2月27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团省委副书记李丽在发布会上对孔令龙的行动给与点赞和鼓励。

  奔波十余天  为信阳募集防疫物资解燃眉之急

  疫情期间,消毒水、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非常缺乏。我省疫情严重的信阳市,多次出现防护物资告急情况。你能想象吗?一名大四学生,靠着一辆电瓶车,奔走10余天,硬是给信阳“挣”到千余瓶消毒液、近百件防护服。

  回忆当时的情况,孔令龙却说,信阳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应当如此竭尽全力,解家乡燃眉之急。

  2月初,得知信阳的情况后,他连线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贵杰、第四党支部书记牛洁楠,俩小时的谈话后,他决定发起“华灏行动—信阳战‘疫’自愿募捐活动”。一天时间,共向社会募捐18805.28元。接下来的十余天里,他骑着小电车“扫荡”、“搜寻”鲁山县12家超市,先后联络了117家防疫物资销售厂商,凑齐了1200瓶消毒液,争取到医用防护服80套,并在第一时间将医疗物资送达信阳。

  带动76所高校1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抗“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抗“疫”路上,孔令龙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月3日,他积极参与“河南应对疫情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团”并担任志愿团副总指挥,经过广泛动员,来自信阳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等全国12省76所高校1312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陆续加入。他们积极行动,给3000余人排忧解难。

  2月16日,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孔令龙倡导发起信阳师范学院“疫”线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团。义务为信阳及周边各级各岗一线防疫人员家庭提供“子女学业辅导”、“心理咨询”、“关爱老人”等服务。在信阳师范学院团委、信阳市团委、信阳市大别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教育科学学院师生为主阵地,21个学院师生志愿者全力配合,他担任服务团团长,志愿团建立台账,与信阳市中心医院、信阳市肿瘤医院等多个医院进行精准手拉手家庭援助服务。截止3月31日,有来自17个省1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包含20余名信阳市医护人员)、60余名高校教师陆续加入战斗,累计接待3629人次,帮扶2328人次,辅导科目突破3500科。服务团被信阳市团委授予信阳市第一批优秀志愿者团队。

  “手拉手”感恩回馈  创业资金帮扶3名寒门学子

  从寒门中来,更能体会寒门学子的不易。今年春节走访中,孔令龙也被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身上的强烈的求学精神所感动。

  让孔令龙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名父母双残的小男孩,家庭条件十分拮据,防疫期间没有手机上网课,只好偶尔蹭邻居的手机上网课,3月18日,孔令龙得知此消息后,夜晚11点向创业伙伴发出号召,一个小时募捐1500元,并得到信阳师院一名始终不肯透露名字的老师赠送华为新手机一部。3月19日,他和鲁山县团委副书记任尧禹一同翻山越岭,行程120公里,来到鲁山县瓦屋乡的大山里,及时送去关爱。并通过河南省福兴儿童福利基金会,为该学生申请获批助学金。

  “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自己,现在我在学校有创业,能顾上自己,更应该去像当年的社会好心人帮扶我一样去帮扶他们。”孔令龙说。记者了解到,他还用自己创业的资金,主动定点结对3户贫困家庭,手拉手直到帮扶学生高中毕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6天战“疫”,成长与挫折同在,更多的是感激,孔令龙说,他很幸运,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社会里,让他能有求学看天下的机会,他很感激,能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兄弟姐妹不顾艰辛,通力合作去为社会做些事情,他认为,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他更感谢校领导的支持和鼓舞,让他在前行的道路上充满力量,“他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