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关爱藏族学生 捐收入三分之一(2)

2011年03月14日08:54      中国青年网             _COUNT_人评论

  撰写培养人才建议

  武汉近十所高校的10多名藏族同学,讲述杨老师的爱心故事几乎一样:进大学,就被杨老师接去吃迎新饭;逢年过节,与他团聚联欢;杨老师家房子虽小、家具陈旧,但很温暖;他生活节俭,对同学们却很大方;每次离开,总叮嘱“下次再来”。

  “西藏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受高原气候影响,援藏干部无法长驻;西藏的发展和安定,更需要专门的本地‘永久牌’人才。”在雪域高原奋战过13年的杨昌林深知,西藏的发展,关键还要靠科技、教育和人才。

  2007年,杨昌林专门撰写了《关于高校为西藏培养专门人才的几点建议》,送湖北省教育厅和民委,建议各高校“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

  子女效仿进藏工作

  “身体不争气让我未能实现‘扎根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但回到内地坚持多年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不再遗憾;老有所为,很有乐趣,是我度过晚年的最好方式。”75岁的杨昌林,党龄51年,坚持援藏已46年。

  30多年来,得到杨昌林和次仁德吉帮助、从武汉高校毕业回西藏工作的藏族学生,一些已走上领导岗位,绝大部分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2005年,次仁德吉因病去世,出殡当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戴白花,齐聚殡仪馆,同唱《青藏高原》为她送行。

  杨昌林和爱人次仁德吉育有一女一子,都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姐弟俩像父亲当年那样,主动放弃内地工作机会,先后赴藏。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已在阿里地区工作了18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捐款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