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扼杀学生

2012年01月03日08:14      中国青年报             _COUNT_人评论

  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

  王元院士:自由生长方能育精英

  担任过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的王元院士有些忧心:即将进小学的孙子孙女如果不喜欢自己研究了半个多世纪的数学,最后是不是仍将被迫卷入奥数培训的滚滚洪流。

  每天走在中关村的大街上,这位耄耋老人放眼望去,最多的就是为应试而生的奥数补习班。

  他常常现身说法寄语年轻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由于兴趣爱好而执著追求,才创出成绩的。

  面对今天教育的按部就班重重藩篱,他呼吁要给予精英教育自由生长的空间,而他的中学时代恰是对此最好的注脚之一,尽管时代和环境已经大不相同。

  距离迈进中学校园已经过去整整70年,王元回顾那些青葱岁月,意兴盎然。

  中学不需要门门考满分

  王元的初中生活是在战乱与艰难中度过的。

  1942年,王元考入了当时的国立二中,这所学校由扬州中学西迁四川后改名而来。

  今天的资料显示,王元求学前后从扬州中学毕业的学生中走出了40余位院士。

  其时的教育更趋近精英模式,一个县里也不一定有一所中学,“小学班里40人能考上初中的也就三五个。”

  “当时的学习太简单,管得不多。”正是得益于这样宽松的环境,精力旺盛的王元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课外,“学了很多人文的东西”。

  他喜欢看小说,不管多厚的本本,他都要想方设法看完它,《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更是看过一遍又一遍。

  正是在这一时期,这个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开始接触莎士比亚作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看过的超过了30本”。

  看别人拉二胡,王元也动了心,抓紧时间苦练,又肯动脑筋琢磨演奏技巧,不久就成为出色的二胡演奏者。

  后来,他又喜欢上画画和游泳。他经常带着画板出去写生。画累了,就脱下衣服跳到湖里痛痛快快地游泳。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不怕困难和强烈进取的精神。只要他感兴趣的项目,他总比别人学得好。

  王元快上高二时,全国迎来了八年艰苦抗战的最终胜利。王元一家搬到了南京。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从美国漂洋过海传来的文艺电影吸引了王元的目光,那段时间,他每周必看一场,《魂断蓝桥》、《飘》、《卡萨布兰卡》、《哈姆雷特》……那些经典情节,60多年后回顾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整个中学时期,王元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中等水平,“50名同学,一直排在20名左右”,即使相对不错的数学与英语,也远不是班级最好。

  但对于那段远逝的年少岁月,王元坦言从来没有过后悔,“我认为中学那样学习是正确的,不需要门门考5分(当时考试满分为5分)。”

  音乐和绘画的浸染让自己远离蝇头小利

  与数学的缘分似乎在冥冥中注定。

  虽然对文艺兴趣浓厚,但王元自觉天分不够,高考第一志愿他填报的全是电机、化工一类的工科专业。

  考虑到数学是冷门,王元把它放进了报考志愿的替补队伍,没想到这个保底的选择让他最终走进浙江一所并不知名的高校——浙江英士大学数学系。因此整个大一,王元都在考虑重新参加高考,“转到工科去”。

  王元19岁那年,英士大学并入浙江大学,老一辈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均多年执教于该校。

  身体不太好、动手能力不强,王元决定一心一意研究数学,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数学研究之旅。

  24岁时,因为与波兰数学家合作的两篇论文发表,王元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全国范围的“被宣传”,有中央媒体甚至用整版篇幅报道了这项诞生于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化成果,这在当时的年轻人中绝无仅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父亲携女儿休学叫板应试教育 2012-01-03 07:47:24
          父母陪读现象 曝应试教育集体焦虑 2011-12-23 15:39:30
          “红校服”是应试教育的马甲 2011-10-27 07:25:04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应试教育 扼杀 学生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