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南|新闻|视频|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健康|教育|数码|同城|站点导航|优惠商家

|注册

独有的“中国式接送孩子”成新热门词汇

2012年10月22日09:25      郑州晚报             _COUNT_人评论

  “中国式过马路”这个话题刚刚降温

  “中国式接送孩子”又热了

送孩子的汽车挡住校门口送孩子的汽车挡住校门口

  这到底是为什么?

  孩子多大才能单独上学放学?

  新华社昨日发文说,从网民吐槽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马路”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连串追问的答案都证明,单双号限行之外,缓解交通拥堵有关部门和交通参与者可以做到但尚未做到的还有很多。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数家住宿式中学,初高中门口送孩子返校的情景门庭若市。

  独有的“中国式接送孩子”

  知名媒体人、时评人毛开云说,“中国式接送孩子”确实属于“中国特色”,欧美很多国家,几乎没有接孩子这种情况。尽管不必“言必称欧美”,因为美欧校车接送的那一套在中国行不通,但是就连城市形态、交通状况和人口众多等方面与我国都类似的日本,也很少有家长接送小孩的,原因何在?值得反思。

  “中国式接送孩子”受到家长“青睐”,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还有诸如城市交通复杂,不按规矩行驶的车辆很多,担心小孩学坏等。

  现状:许多孩子由家长车接车送

  昨日下午4点半,是大多数住宿学校学生返校的时间,四十七中西门最东侧的车道上,一直保持着停靠十几辆汽车的车队,有的靠边停下匆匆离去,有的下车替孩子抱着被子、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一路把孩子送到校内……约20分钟时间里,走走停停,这个车队的数量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在这个时间段,只有七八名孩子独自走进学校,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

  昨日下午5点多,七中门口停满了各种送学生上学的车辆。学校对面的商店老板李先生说,从下午2点多一直到现在,送学生到校的车辆络绎不绝。一位先生上车准备离开,记者迎了上去:“你好,请问你是送孩子上学的吗?”

  “对,刚把妞的被子送进去,没挡住你车吧,我这就走!”这位先生姓齐,住在北环。

  他告诉我,虽然离学校不算很远,但天冷了需要带被子,所以就送女儿到学校。孩子上高二了,平时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回家自己坐公交,返校他负责送。

  正说着话,一名背着双肩小包的女生下了车,父亲抱着被子,她弟弟帮她拉着行李箱进入学校。

  送孩子上学的许先生说,他的孩子上高三了,每周孩子回家都是他负责接送。“都这么大了,其实她自己也能回家,主要周末自己不忙,又担心孩子路上贪玩,亲自将孩子接送到学校心里踏实些。”

  家长独白:已接送孩子14年多

  老王今年49岁,17岁的儿子上高三,他接送孩子的时间已有14年之久。

  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偶尔接,孩子有时会骑自行车),高中住校一周接送一次。另外,这些年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几乎都是接送。

  “为了孩子非常值得,接送孩子就是应该的,是做父母的义务,孩子学到很多知识,我们就很欣慰,汗水没有白流,看到孩子成长,付出就有回报。”老王说。

  孩子今年都17岁了,为何还要接送?

  老王说,离家太远,孩子在郑东新区上学,而他家在北郊,路上车多人多不安全,怕孩子出事。再者,别的家人都接孩子,如果他们不接,怕对孩子心理上造成影响,担心孩子感觉父母不疼他。

  “现在孩子上高中了,怕孩子处于青春期早恋影响学习,怕和坏孩子玩到一起学坏,怕孩子参与一些刺激的活动不安全……反正在父母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老王说。

  张先生家在管城区,也到东区送孩子。张先生说,接送孩子的车辆在同一个时间点出行在市区,无疑给交通带来了压力。在校门口排队的车辆,往往会堵了这个路口。“不接我们真的不放心,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万一出个啥事,可是几代人的噩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实拍中国式过马路 凑够一撮人就走 2012-10-17 16:02:38
          有多少“中国式陋习”我们司空见惯? 2012-10-17 11:12:14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2012-08-13 14:19:29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中国式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
教育正文页右侧--教育新知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