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莫尼莎•瓦拉丁(Monisha Varadan)以及约阿希姆•范戴勒(Joachim Vandaele)来说,眼前的境况与他们一年前就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MBA时的设想大不相同。下个月,他们将成为一家大型互联网培训公司的所有者。这个结果尤其出乎瓦拉丁本人的意料——记者出身的她曾就职于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她表示,因为就是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自己拥有了首次企业的经历。
实际上,仅仅6个月前,30岁的瓦拉丁与32岁的范戴勒才在一门课程中初次合作,该课程旨在找出条件成熟、适合收购的公司。如今两人制订了商业计划,募集到了私人股本资金,并把课上所学内容付诸实施。“MBA真正的考验,是回到现实社会去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范戴勒表示,他以前是一位银行家和咨询顾问。
虽说创业人数仍不多,但选择自主创业的MBA毕业生比例正不断上升。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2010届MBA毕业生中,8.4%的学员选择毕业后自己创业,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比例。在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约有35至45位MBA毕业生选择了同样的道路。
哈佛商学院MBA就业及专业开发主管亚娜•基尔斯泰德(Jana Kierstead)表示,这一动向的直接诱因是经济衰退。“这些MBA亲眼目睹了很多现实情况——自己的父母亲下岗,朋友被炒鱿鱼。看到自己的同事打包走人,他们深受影响。”
2008至2009年的银行业丑闻以及随后的企业信用崩盘,让商学院走到了一个拐点。就商学院努力重塑声名受损的MBA品牌、并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而言,今年将十分关键。
由于发展中国家商学院数量激增以及网络教学的爆炸式发展,在美国与欧洲,在校园开展的传统意义上的MBA课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这些世界顶级商学院(尤其是美国的商学院)将如何成为走向全球化?它们将如何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拓展规模?
长期以来,保罗•戴诺斯(Paul Danos)一直担任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常青藤院校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Dartmouth College, Tuck School of Business)的院长,他把传统的商学院描述成一种“倒退的”模式。“没有哪家商学院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我们都是自己‘小池塘’里的‘大鱼’,”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