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为了学习知识,为什么不选择国外更好的项目?“真正单纯为了学习知识去的,我个人认为不到30%。”曹章武说,“50%是奔着文凭去的,20%是奔着人脉关系去的。”
然而国内EMBA也有一项国外无法比较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高层次校友资源。
记者注意到,国内的招生简章上,通常都会大力宣传该项目或学校的校友资源,官方网站都会突出校友栏目,并将一些明星级别的校友放在网站上重点宣传。
林萍女士5月2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大部分EMBA学员择校时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和校友圈资源,为了扩大高层次人脉关系,为此学习两个以上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事实上中国内地的商学院在搭建EMBA同学或者校友网络上不遗余力,商学院都设有校友管理部门,并通过成立地缘性的校友分会、各种兴趣爱好俱乐部,创办校友刊物,组织商业或公益活动,增进学员的交流的机会。
以为例,截至2011年7月,北大光华EMBA校友会已经建立了19个省级区域校友会,成立了读书、滑雪、高尔夫、游艇等7个俱乐部,以高尔夫俱乐部为例,每个季度就会组织一场比赛。
“拓展人脉资源并没有错,但商学院不应该把这作为招生的噱头,不能把学员当成一个卖点,如果这样那老师的作用在哪里呢?这就违背了商业院教育功能的本质。”曹章武说。
校友圈里“商机无限”
EMBA两年的学习时间,不同于短期的总裁培训班,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比较多的,肯定会碰撞出很多火花。林萍女士称,“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明星教授曾鸣跳槽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曾鸣当时是知名的战略学学者,同时也是长江商学院的创办者之一,在2006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担任战略学教授兼EMBA和高层管理培训中心学术主任等要职,为长江商学院的前期开发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云当时是长江的EMBA学员,马云很欣赏曾鸣,而曾鸣也可能很想到企业的实战中去检验自己的理论。”林萍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当时曾鸣教授非常年轻,应该只有三十多岁。”
曾鸣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曾代理雅虎中国总裁一职,现以高级副总裁身份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参谋长,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连老师都能被学员挖走,学员之间的互动就可想而知了。”林萍告诉记者。
张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商业合作的机会主要是在一些中小型的或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之间,大型成熟企业的比较少,所以中小企业主报名EMBA的热情很高。”在他就读的班级上就有两个同学在谈合作事宜,不过具体的进展并不清楚。
他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属于典型的“找资源”学员。“他是天津一个艺术品交易所的负责人,现在在南开大学读的EMBA”。“从闲聊中,我感觉他读EMBA是为了开拓自己的商业关系,推介艺术品交易,包括想认识一些政府官员。不过在正式的场合谁都不会这么说。”
另外,商学院对于高级别的政府官员也有偏爱,尤其是负责经济、招商领域的官员,对其他学员有相当的号召力。“政府官员一般不会自己掏钱读EMBA,而政府的相关预算也有限,商学院往往会以奖学金的名义给他们的学费打折。”林萍说。
201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上海知名企业广西行”活动,据称,促成了上海与南宁两地80多亿的项目合作,其中包括新能源、物流、汽车制造等等行业。
“因为我们有一个EMBA的学员,他是广西自治区政府的干部,还有一位是广西招商局的,也正好趁着有东盟的博览会,他们也出了很多的力,光是靠我们学校的话是比较困难的,双方的合作是一种共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一些学员为了拓展校友资源,吸引投资、争取项目,把班级搞得像富豪俱乐部,甚至在请客送礼上比富,无形中影响了学风。”林萍告诉本报记者,各个学校之间的学风并不一样,这也会成为学员选择学校的因素。
急功近利、浮躁的学风,使EMBA这个圈子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内的EMBA教育有点偏离正轨,没有灵魂。”曹章武以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