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思路争议 三种路径各有利弊

2011年03月12日09:21      财新网             _COUNT_人评论

  “异地高考”的问题,因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两会期间的表态而再次受到公众关注。2011年3月10日,袁贵仁在人民大会堂北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迁子女如何参加高考很快将出方案,目前正在加强调研。”

  他强调,“如果父母在城里站住脚,子女完整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该考虑到高中阶段在哪里参加高考的问题。”

  据财新记者了解,去年教育部已确定三地作为试点,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不过,在目前各界提出的三种操作模式当中,尚无明确的改革思路形成。

  三地试点

  高考的户籍限制,源于2005年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为了治理当时颇为严重的“高考移民”问题,该份文件确立了高考“学籍、户籍”双认定原则,即高考报名以考生户籍为主,并要求其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习年限。

  这样的规定导致大量无本地户籍的移民子女无法在自己生活、学习多年的城市参加中考、高考。仅北京就有40多万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由于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这些孩子读到初中或高中只能回户籍地就读。

  2010年7月起,万余名在京外地学生家长联合签名,前后五次上书呼吁打破高考户籍障碍,呼唤非京籍考生的在京高考权。

  与此同时,“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要求,也被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随后,教育部确定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三地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不过,财新记者从重庆方面了解到,当前尚无明确的改革思路形成。“异地高考涉及到流入地流出地的协调,需要教育部全国层面的统筹。且改革办法涉及高考制度的公平、公开、公正,地方上不敢轻举妄动。”重庆市教委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究竟是采取“借考”的方案,还是放宽报名条件的方案,目前还无定论,至于具体报名条件的制定更未涉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建议高考时间调整为双休日 2011-03-12 07:54:27
          流动人口子女就地中高考很快落实 2011-03-11 09:51:42
          教育部表示正在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时间不会很长 2011-03-08 07:39:06
          新课标高考大纲出炉 专家支招咋应“变” 2011-03-07 08:15:28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高考 思路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