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它是提升中小学生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研学旅行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日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较强的提升作用。
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中牟县官渡镇中心中学一直走在前列,该校大力推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在省厅颁布有关研学的实施方案之后,更是将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推广。
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官渡镇中心中学的董赵庆老师,由他向我们介绍官渡镇中心中学有关研学旅行的故事。
董赵庆,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中心中学数学教师,2010年8月参加工作。“教育教学先进工作个人”、 “优秀班主任”、“ 优秀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2018年河南省第一届乡村青年优秀教师……由他组织研发的《陪你看世界-走进郑州大学》研学实践课程,获得郑州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等奖。
陪你看世界,发现与探究
在今年郑州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比中,董赵庆老师组织研发的《陪你看世界-走进郑州大学》一课荣获一等奖,这也是让董赵庆深感欣慰与骄傲的项目。
《陪你看世界-走进郑州大学》以中牟县官渡镇中心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目的,它根据研学地点的变换分为不同篇章,包括研学篇、发现篇与探究篇,通过组织学生走进郑州大学、郑州市绿博园以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三个地点,利用参观、参与、互动、评价等多种手段引领学生去领悟、感受研学旅行的多种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其实我们在做一本书,这本书叫作《研学旅行在郑州》,分为16个小册,它把郑州市全市区域内的大学进行整合,然后我们小组负责了一个课例,把这个课例写好以后上交,我们16个小组整合到一起构成《研学旅行在郑州》这本书。其中共分为大学郑州、出彩郑州、铁路郑州、水润郑州等等”,董赵庆介绍道。
董赵庆着重强调了综合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综合实践可以将学科书本上解决不了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解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认知,达到更加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价值导向来说,也有不同的影响,比如初中生通过综合实践可以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具有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而高中生通过综合实践则可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能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
开发研学课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伴随着省厅文件的颁布,省内的研学旅行也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官渡镇中心中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开发了大量研学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课,包括《创客空间》《陪你看世界》《保护黄河》《官渡之战》等。
以研学课程《保护黄河》举例,学校以黄河为依托,以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坚定文化自信为目的而研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并见证了无数文明的诞生,这其中包括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学生通过黄河起源篇、古今篇、探究篇三大篇章的学习探究,感受九曲黄河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传承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董赵庆认为,课程的研发虽然为学生研学提供了范本,但如何让他们真正地学到东西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研学旅行需要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研学旅行不是一项教育内部的改革,而是一场全社会资源整合的活动,单独依靠教育系统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研学旅行活动需要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下,充分调动旅游、交通、餐饮、文化等多个领域广泛参与,甚至需要吸引社会资金给予支持。“就像咱们选择旅行社的时候是必须要有资质的,安全保障措施也要做好”,董赵庆如是说。
第二,研学旅行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研学旅行,有“研”的内容,有“学”的内容,当然还要有“旅行”的内容,可它又不完全属于旅行的范畴,学生需要在旅途中不断地领悟学习,真正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体悟社会。一些研学活动内容偏向简单化,只是单纯地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游览,简单停留在眼睛课程、耳朵课程上,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更没有达到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体悟的目的,研学质量有待提高。
第三,研学不是专属于某个学科老师的任务,而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社会活动。研学需要统筹协调综合实践内容的学习,它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综合的。在研学旅行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可以与做人、做事学习以及审美学习有机结合,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验感悟能力、观察力以及集体团队意识等,均能够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研学旅行必须注重三大要素
除了介绍学校研学课程的成果外,董赵庆还向我们介绍了研学旅行必须关注的三大要素。
一是、研学旅行资源的整合。董赵庆认为的资源整合指的多是研学线路、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各个方向的整合,此外在学科设计上也要提前做工作,包括问卷调查、知识调研等方面,研学组织者将所有研学过程中的要素全部糅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研学的过程安稳无忧。
二是、研学课程的设计。董赵庆认为,研学课程的设计应该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研学主题要明确,研学旅行活动主题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融合性原则、激发学生自主性原则和挖掘特色性原则,而且要特别强调立足国情、县情和校情,要评估它具体的活动是否在围绕既定的主题展开,是否在旅行过程中嵌入了各类主题的活动,一场优质的主题研学旅行是从组织宣传到调查、互动交流、参观体验、后期活动等各个环节均始终贯穿活动主题;其次设计内容要包含课程的基本要素,即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科学习,体现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最后教师们要一改传统分学科组备课模式,围绕研学地点和路线,跨学科进行备课,备课分工具体涵盖研学前的准备、语文老师的文章续写、数学老师的费用计算、地理老师的位置定位、英语老师的沟通交流、物理老师的机械原理、历史老师的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
三是、研学后的考核评价。不管是课堂上的教学还是校外的研学旅行,始终贯穿的都是教与学的过程,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更多地体现为隐性的指导,学生的“学”更多地体现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董赵庆认为,评价焦点也应该对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两个领域。这其中包括行前(间接经验)、行中(间接经验)、行后(经验概括与提升)、应用成果评价(创意物化),行前评价通过分享交流、听课、学习任务等形式评价,行中评价可以通过体验感悟、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评价,行后评价更多的是围绕作品成果的分享、交流表达的认同、研学结果的反馈展开。
书本与实践结合要“创意物化”
“有一个词叫作‘创意物化’”,董赵庆说道。所谓创意物化,在小学阶段就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创意物化”通过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和制定合理的方案,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和优化。
“校内设计的创意课程,使学生更加喜欢学校了,也更加有兴趣了,这种兴趣又服务到我们的学科学习上了,所以说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文 贾真真 赵潘潘)
(频道主编 侯明廷 责编 王蒙蒙 编辑 贺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