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郑州市惠济区艺术小学组织研发了以科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该研学课程通过组织师生参观科技馆、近距离体验科学技术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带来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的目的。
研学课程《艺小少年科技之旅,感受科技魅力》的研发负责人肖仪彬针对本次活动,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研学活动的前期准备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众多科技产品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科技对于生活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科技领域的研学也引起了惠济区艺术小学的重视,由该校组织研发的课程《艺小少年科技之旅,感受科技魅力》的主题就围绕“科技”一词展开。通过对科技馆的研学,使学生了解与周围事物相关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学会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大胆想象、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真切情感。
当肖仪彬向校长提出了自己关于科技研学的想法之后,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在确定可行性后,随即成立研学工作小组,落实各项参展带队人员工作;研学团队提前联系好参展运输车辆,同时为学生拟定了自然、声学、数学、光学、力学、通信学等几大主题以便同学们更好地选择研学内容,“在整个课程准备阶段,要利用一切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综合”,肖仪彬说道。
除此之外,团队在参与研学活动学生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被选中的学生是由学校评选出的54名“彬彬有礼雅少年”,研学工作小组的老师们将他们6人分为一组,先选定其中一个主题,然后针对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讨论研究,包括提出问题、探索发现、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查阅资料印证等各个环节。老师介绍,这些都是出行前必要的资料知识储备工作。
出行前,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向学生们再次强调了出行安全事项,并倡议同学们自觉听从老师指挥、遵守纪律、勇于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表达了希望同学们的科技研学之旅圆满成功的美好希冀。对此,同学们积极回应校方,反响热烈。
多种研学主题的实践与探究
在肖仪彬看来,研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让孩子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技能,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研学内容大多倾向于孩子的亲身体验,希望让孩子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并在过程中验证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成因。
活动一:根据前期准备时各小组选定的主题,分别展开体验探究。选择光学主题的同学们可以观察不同凹凸镜的成像效果,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世界;选择力学的同学们体验了平衡球的神奇之处,了解到不管距离地球多远,地球的重力永远不会变成零;另外,选择通信学主题的孩子们,他们发现纸杯用线连在一起是可以达到电话的传声效果的,经过一番探究后,孩子们发现,这一现象和物体的震动声波有关。
活动二:开展“魅力科学课堂”。任何实践都离不开探究这重要的一步,科技馆的讲解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魅力科学课,为同学们演示了瓶子里的水怎样才能在瓶子底部有小洞的情况下不漏下去这一场景。以魔术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明白“大气压强的作用导致水不漏下去”这一原理。通过这一新奇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和魅力。
活动三:总结经验,深化影响。“想要让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有所收获,研学最后阶段的课程中就应该进行成果交流活动,以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肖仪彬老师介绍道。经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同学们将自己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问题整理出来,研究探索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更好地达到学习的效果。
研学的目的在于“研”
在肖仪彬的观念里,无论是研学开始前的准备、过程中的研究,还是结束后的交流拓展,研学的目的还是为了“研”。而“游”的作用也很关键,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研学旅行的价值,就要做好研学设计,让孩子们在旅行中对研究产生兴趣,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有所不同,这也限制了研学旅行产生的影响效果。肖仪彬认为,只有改变传统教师的主导心理,实行“老师为引导、学生做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才能实现通过研学使孩子能够知行合一的目的。
惠济区艺术小学在探索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道路上,摸索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除了以科技为主题的研学外,学校还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具体涵盖校园垃圾分类、学校历史探究、饮食卫生调查、人与自然等多个领域,力求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目前,研学旅行正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相信惠济区艺术小学在推进研学旅行快速健康发展的进程中,会走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文 贾真真 赵潘潘)
(频道主编 侯明廷 编辑 贺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