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师范学院一教学楼内,每个星期天上午,都会有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坐在大学教室里上课,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就是这里的大学生,这些孩子都是贫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从1999年该校开设了第一个义务家教班以来,每逢大一新生入校,师兄师姐们都会向大一新生介绍义务家教,义务家教就这样传递了12年。
阵容逐渐扩大
“要认真区分开‘清脆’和‘青翠’,两个词语虽然读音相同,但‘清脆’是指声音悦耳,‘青翠’是指颜色鲜绿……”
20日,虽然是星期天,洛阳师范学院教学楼里依然“学习氛围浓厚”,文学与传媒学院大一学生小张正在给上三年级的兵兵讲课。四间教室里,大约有250多个中小学生,每个学生旁边都坐着一个“老师”。
洛阳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严涛介绍说,这个义务家教班于1999年开班,一方面是帮助贫困家庭及下岗职工子女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最初,学生到附近村庄发传单、做宣传,当时第一期只有十几个学生,发展至今已经有250多个学生了。志愿者一年一换,这样既能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也方便升入高年级的同学考研或是找工作。
课堂管理严格
虽然义务家教班不是正式课堂,但对课堂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求很严格。据严涛说,这些义务家教的老师都是自愿报名后,层层选拔出来的,首先要求老师不得迟到,不得旷课,不得接受学生礼品等,其次要求所教学生在年终考试中较前一学期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为了有效管理,学校专门制作了“上岗证”和“听课证”。每周日8:30~11:30上课,上课前一天,要求老师和学生及家长沟通,主要了解孩子这周想学什么、哪些课程相对薄弱等,然后安排课程表。
过程教学相长
小马是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目前在教四年级的乐乐学习数学。他说,通过教学也学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乐乐在做计算题时,因为知识储备有限,只能用“笨”方法,但小马却是有“捷径”的,“在给孩子讲课时,我会考虑到他的知识储备,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
数学科学院的雷雪龙的教学感受也和小马差不多。而一个大一的学生也说:“通过教学,让我找到了知识和年纪的结合点,有利于我们教学的实践。”
师生情谊深厚
而来上课的很多孩子表示,这里的老师很随和、很亲切,所以他们结下了特殊的“友谊”。
五年级的于世豪2010年上半年开始参加义务家教班,当时给他讲课贾慧芳现在已是大二学生,于世豪的成绩在班里也已是中上等了。豪豪跟贾慧芳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今年芳芳不带我们家孩子了,豪豪还总是念叨。”豪豪的妈妈说。
对此,贾慧芳也表示:“其实当志愿者并不单纯是帮助他人,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时候我反而觉得不是我在教豪豪,而是他在教我,教我如何跟陌生人沟通、如何走进一个孩子的心理世界并与之建立起感情,每当看到豪豪对我的肯定和依赖,我心里就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