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学院纷纷走进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开展主题教育。
河南机电为何成为他们的“取经地”?主题教育的“良方”是什么样的?11月25日,大河网记者前往寻找答案。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迎来“取经客”
近一个多月以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热闹非常:10月17日下午,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校长郭增长一行50余人到访;10月18日上午,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一行50余人到访;11月15日上午,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绍通一行80余人到访;11月20日上午,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大贵,河南工业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孙柏梁一行90余人到访……
从双一流本科院校、到应用型院校、再到高职高专院校,数百位省内高校高层干部为何相继来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校长郭增长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开展,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河南机电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机电模式”下的机电道路
“机电模式”的独特魅力,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看来,近十年思考和谋划的发展模式,让机电学院抓住了职业教育的“牛鼻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了机电智慧,提供了机电方案。
机电模式是何种样态?据介绍,“三式一型”“三融四境”“线场模式”便是该模式的三大支撑点。
2008年,建校初学校提出建工厂式学院、办产业式专业、开发技术式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式一型”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由最初的引厂入校,到校企共建,再到送教入企(区),合作层次渐高,影响力和支撑力愈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震说。
2015年起,学校积极探索融体制、融体系、融课程的“三融”改革,同时将校企合作深化的重点放在推进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综合体建设上,通过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二级学院、研究院、众创空间,最终形成了“三融四境”办学模式。
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如何在真实场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为载体,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线场模式”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开发“线场课程”,带动企业培训,通过企业培训牵引学校培养,真正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
十年里的三次跨越 “机电速度”获赞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特,走过机电学院的“奋斗之路”文化长廊,来访者感受颇深。
实践探索,让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政策在这里真正落地开花结果。体制创新,采取混合所有制、托管等方式,建成电气、智能、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17个产业学院;课程创新,打造课程与培训的淘宝网,实现师生、企业员工的“一生一课表,一生一导航”。
千人规模到万人规模、一般高职到示范性高职、专科到(联办)应用型本科,十年里的“三大跨越”得到来访者的赞誉。
参访中,河南工贸与河南机电同样作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路、办学任务等方面存在共通性。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大贵说,河南工贸与河南机电起点相似,要借鉴经验开放式办学,营造一个良性生态环境,把学校办成一个服务、管理、战略平台。
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产教融合的新样态。去年云商学院入驻华南城,依托华南城9大业态,1.8万家活跃商户构成的商贸物流生态系统,形成了工作室制、学徒制、创业部落、合伙人制、驻厂包线五种创业生态。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绍通表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经验需要学习和借鉴,目前郑州学校推进“中国太极拳学院”“少林拳学院”和“中国象棋学院”建设,也是深入挖掘中原文化资源开放式办学的做法。
“取经”有道 道从何来?
“机电模式”为河南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道路,多年来带领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飞速发展的校党委书记张震,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突出贡献教育人物”,曾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卓越贡献人物、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等名誉,成为来访者的“御用讲经人”。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高校立足特色,改革育人机制,离不开“初心”和“使命”。
回顾机电学院的发展路径,张震说,机电职业学院上下坚守初心使命,着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克难攻坚”的“机电精神”,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学生管理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经过连续几个规划阶段的快速发展,目前正朝着新的目标继续前进。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巧做加减法,基于“产业”办专业,“产业+专业”搞科研,“产业+专业+研发”去创新创业,“科研+专业+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学校对新专业论证、老旧教材、传统考试、校园招聘做减法,学生从入学即实施学生职业规划和人才培养,选择专业等同于选定职业,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学院的功能与结构,使之成为有温度、有生命、有智慧的“产学研创”职教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