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出租车、专车,乘客乘坐的感受评价
服务差异:
体验专车的记者说
她找到了VIP的感觉
7月6日下午1点30分,东方今报记者兵分两路,从中原福塔到紫荆山,分别体验专车和出租车。体验下来,出租车很好打,用时20分钟,付费20元。等候专车用了9分钟,用时29分钟,付费27.67元。但是,从客户体验角度来说,专车冷气吹着、冰水喝着、小零食备着、口香糖候着,司机超有礼貌,乘车舒适度非出租车能比。
出租车:跑得快,乘车环境及服务一般化
当天下午1点30分,大多数人正在屋里吹空调,街上出租车空车率较高,记者很轻松地拦了辆出租车。司机是个胖乎乎的青年,问清目的地,轻车熟路疾驰。记者注意到,车内开有空调,但坐在后面几乎感觉不到。司机同时开着车载电台和广播,车内环境显得挺嘈杂。车内饰较破旧,车厢地板上还滚着一个饮料瓶。
记者问其最近生意如何。司机降低电台和广播音量,打开了话匣子,“不好!”这哥们说,他包的别人的车,从早上七八点跑到下午四五点,现在每天能拉个二三百元,除去每天固定交的140元“份子钱”,揣自己兜里的也没多少。
啥原因?据他说,摩的、专车、三轮车、黑车等抢占市场,加上交通工具的多样性,造成出租车碗里的食物少了。下午1点50分,到达目的地,车费20元。记者没有等来一句“慢走”或“再见”。体验下来的整体感觉是,出租车跑得挺快,若能提高下车内环境和服务,那是极好的。
专车:有水有湿巾有充电器,那感觉爽爆啦
另一路记者下载一号专车软件,刚下单,手机便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包括车牌号、司机电话、注意事项等。让记者惊讶的是,首次下载客户端,充值100元,还送了20元。很快,一位黄姓师傅联系了记者。等候9分钟,黄师傅抵达中原福塔。
上车后,黄师傅礼貌地告知右手边有水,车前方有纸巾、湿巾、毛巾,车内备有电源线可充电。车况内饰也非常好,空调温度适中,座椅干净舒适。车速50到60码,不紧不慢地走在大马路上。
“没有计价器,怎么算钱?”记者问,黄师傅解释,他们使用的都是“手机计费”,从上车的那一刻开始,到“结束计费”为止,也是按照行程距离来算,他的专车型号是最普通经济的,乘客每公里付费1.7元,司机实际收到1.36元,其余的都给了软件后台。下午1点59分,记者到达紫荆山,用时29分钟,手机计费器显示行程8.6公里,应付27.67元。黄师傅透露,他是兼职做的专车生意,整月做下来,能挣个四千来块钱。
查看评论(44)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