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期间观众为当年建设者拍照 邮寄照片时却被退回 近日网上寻人得到众多网友帮助——
奥运留影“迟到”十年后找到主人
在2008北京奥运十周年之际,广东佛山市民黄新(化名)在微博上晒出了两张十年前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主角是一位奥运场馆的建设者。黄新说,十年前他为照片上的奥运场馆建设者拍摄了两张照片,但在随后邮寄照片时,照片却多次被退回,这两张照片便只能一直留了黄新的手上。北京奥运十周年,他希望能通过网络找到照片里的主角,此次寻人随后被媒体和热心网友接力转发。昨天,照片中的主人公杨程被找到,北京青年报记者得知,杨程现在仍在北京工作,他说,在北京奥运期间自己只留下这两张照片。
未能寄达的照片
本月8日,佛山市民黄新发了一条“寻人”微博:“08去看奥运,在水立方外碰到一位农民工叔叔,他腼腆地走过来问能不能帮他拍照。叔叔是奥运场馆的一线建设者,想在离开北京前留个念,最后留下地址让我把照片寄到他老家。可惜的是地址错误照片退回来了。看到他那自豪的表情,可能这是他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不知道这位叔叔今在何处,希望他这十年过得平安幸福!也希望叔叔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
黄新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但是他仍对那场偶遇记忆深刻。
2008年8月,黄新从广东佛山来北京看奥运会,当晚田径比赛结束后,观众正在撤离,一位大哥走向黄新,有点不好意思地请他帮忙拍照。“他说自己是奥运场馆的建设者,工程结束后可能会离开北京,想跟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留个影。”黄新回忆说。
分别以鸟巢和水立方为背景,黄新给这位大哥拍了两张照,并约定照片洗出后给他寄去。这位奥运建设者随后把邮寄地址写在了小纸片上,塞给黄新后就离开了。
回到佛山,黄新按照小纸条上的地址将照片寄出,但没过多久,这封信却被退了回来。黄新以为是自己字迹潦草,重写后又寄了一遍,但被再次退信。
在十年前,仅靠两张照片和“查无此人”的地址,黄新“真不知该如何寻找”。不过,黄新也没有放弃,他一直把照片的电子版备份在家和单位的电脑里,十年间换了两三次电脑,这两张照片却始终跟着他,“我舍不得删,总觉得有一天能找到这位大哥。”
再次寻找 终于找到当年建设者
本月8日,黄新自然又想起了这两张照片,当天下午,他发出了那条“寻人”微博。
微博发出后,很快就获得了上千次转发,很多网友留言“好温暖”“感动”“十年啊,泪奔”……
而在这条微博发布不到48小时,黄新就联系上了照片中的这位农民工大哥—— 杨程(化名)。原来,杨程的表妹周女士看到了网友接力转发的这条微博,并告诉自己的表哥。
看到照片后,今年49岁的杨程一夜没睡,10年来关于奥运的记忆又清晰起来。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是河南安阳人,2008年奥运期间,他所在的公司负责几个场馆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整个工期持续了八九个月。“主要是五棵松体育馆、老山自行车馆等,奥运开幕之后我们还要负责各场馆设备维护,所以鸟巢、水立方都能进去。”
照片拍摄那晚,杨程在鸟巢附近作业。在奥运场馆工作八九个月了,他还没能和鸟巢合张影,“我看到那个小伙子带着相机,就想问问人家能不能帮忙拍张照片,留个纪念。”黄新爽快地答应了,杨程在鸟巢和水立方前各拍了一张照片,这也是他在奥运期间拍摄的仅有的两张照片。
照片拍摄后,扬程给黄新留下老家安阳的地址,黄新也热情地答应给他寄过去。“回家之后我还等了几个月,后来一直没收到照片,也就慢慢把这件事忘了。”扬程说,之后,他继续留在北京打工,那段关于奥运的记忆也渐渐模糊,因为工作忙,虽然一直在北京,可是这十年他再没回过奥运场馆。
昨日上午,杨程和黄新两人进行了视频通话。因为保留着杨程的照片,黄新一眼就认出了他,杨程则有些想不起当年挎着相机的小伙子了。“我真的特别感谢他,这么多年过去还在找我,还帮我保留这两张照片。”杨程说,视频里他还邀请黄新去他老家安阳旅游,到时候尽地主之谊再好好感谢他。
“十年之约”故事将继续
杨程说,北京奥运之后他又陆续换过几次工作,但都与体育没有什么关系了。目前,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水电施工员,每周工作6天,周日休息。
“休息的时候我喜欢看看篮球,而对2008北京奥运,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轮车,我当时负责小轮车馆监控的安装,对那边比较熟。”杨程说,有一次他在场馆内工作,看到一位外国选手正在训练。“他们骑车在空中旋转,感觉很厉害,我就和他比划了一下想问问能不能体验一下,没想到他真让我试骑了自己的车,也算过了一把运动员瘾。”
如今,49岁的扬程在北京工作已经快30年了。30年里,他添了孩子,又有了两个孙子,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但只有他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现在通讯也方便了,想孙子的时候就跟他视频。”扬程说,他计划再打拼几年就回老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等孙子懂事了,会把自己和奥运的故事告诉他。
取得联系后,黄新马上把照片的电子版发给了杨程,他准备再冲洗一份,装裱好后寄到杨程老家。黄新说,自己的女儿现在已经快5岁了,等女儿长大后,他也要把这个“十年之约”的故事讲给她听。
文/本报记者熊颖琪实习生 张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