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报道
最近
中牟一名8岁男孩儿
突然出现腹痛、呕吐的症状
经医生检查
竟然在孩子体内发现了一串“手链”!
医生提醒
每年都会接诊许多
误吞这种“手链”的病例
严重可致命!
8岁男孩儿 腹痛难忍
7月16日
8岁的小博(化名)吃完晚饭后
突然感觉肚子疼痛难忍
随着腹痛越来越厉害
还不时伴有呕吐症状
此时小博的家人想起来
前两天孩子就曾说过肚子疼
不过休息一会儿症状就消失了
以为小博有可能是肠胃炎
家人赶紧带着他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
肠道8处穿孔 内藏18枚异物
经过一系列检查
医生发现小博的肠道内有十多枚异物
7月16日凌晨1点50分
孩子被推入手术室
医生为孩子实施消化道异物急诊手术
手术中
医生竟然在小博体内发现磁性方块4块、
磁性圆珠7枚、铁丝圈7个,
肠管穿孔达8处之多!
目前孩子生命体征平稳
已转往普通外科病房进一步康复
网红巴克球:误吞危及生命!
原来小博体内的磁力珠又叫巴克球
由一粒粒磁珠组成
每粒直径只有0.5cm
可以随意组合成任意造型
是一款网红玩具
但是这款玩具却相当危险
仅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接诊的病例当中
误吞巴克球造成肠穿孔、坏死
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医生提醒各位家长
一旦发现孩子误吞磁珠
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及时取出
以免延误病情造成孩子更大的伤害
除了巴克球
还有不少“网红儿童玩具”
看似“好玩有趣”
实则“暗藏杀机”
01
遇水膨胀类
代表玩具:水宝宝
水宝宝是是很多水缸和花盆的装饰品,这种色彩鲜艳的小珠子是种吸水性树脂,浸泡后会吸水变大。
有人测量发现,浸泡前直径大约是3毫米,重量大约是0.02克;浸泡5小时后,直径变成16毫米,重量变成2克多,是吸水前的145倍。这样的东西一旦被孩子误吞,后果非常严重!
家长不要让孩子——特别是低龄的孩子——玩水宝宝,避免误吞!
02
含有毒物质类
代表玩具:水晶泥
这种五颜六色的“史莱姆”水晶泥,触感柔软,能轻松捏成很多形状,受到很多孩子喜爱。
值得警惕的是,水晶泥里的硼砂是种毒性较高的化工原料。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至3克,致死量为15克;婴儿只需摄入2-3克即可致死。按照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硼砂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水晶泥虽然不是食品,但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可能被误食。即便不吞食,儿童徒手接触硼砂玩具,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化学烧伤、过敏、流鼻血及咽喉疼痛。
03
弹射类
代表玩具:牙签弩
有种热门玩具在很多学校旁的文具店里可以买到,这就是“牙签弩”。
这种看上去小巧精致的“牙签弩”究竟有多可怕?有人专门做了实验。用牙签发射,可以轻而易举射穿硬纸板、扎爆气球;换上钢针还能钉入石膏板,射穿塑料瓶,时速高达百公里。
2017年6月,新疆的一名10岁男孩被同学玩的牙签弩射伤右眼。尽管经过多方医治,但视力再也无法恢复到1.0以上了。
04
电击类
代表玩具:电人玩具
除了魔方,常被拿来搞恶作剧的电人玩具还被伪装成口香糖、易拉罐等各种日常用品。
有的成年人做过测试,在拔出“口香糖片”或拿起“易拉罐”的瞬间,感觉手指刺痛,就像被电击了一样。
05
超强光线类
代表玩具:激光笔
激光笔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1秒就能点燃火柴!10秒就能射穿6层报纸!眼科医生更发出警示:高功率的激光笔,就如同切割机一样,一旦照射到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以,激光笔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保护儿童眼睛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调查结果》及“缺陷消费品召回及消费预警信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儿童类产品中,位列第一。
看了如此多的问题玩具
妈妈们一定心惊肉跳。
那么,什么样的玩具才是安全的
家长该如何挑选?
选购玩具的9大安全法则:
01
有安全认证标识
“3C”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英文缩写。玩具包装上有“3C”标识,代表符合我国玩具安全标准。
不同国家的安全认证标识并不相同,购买玩具可查询相应的官方标识。如果是“三无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认证标识),家长们不要购买,避免给孩子造成危害。
02
年龄合适
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外包装会标注适用年龄,一定要挑选与宝宝年龄段相符的玩具。
03
检查细小零件
为避免误吞,玩具最小的零件体积要大于宝宝的口腔直径,眼睛、纽扣等小零件也要检查是否牢固。
04
避免玩具上的绳子过长
对小宝宝来说,绳子很容易缠住手指或勒住颈部,玩具上不要有超过30厘米的绳子(不能超过宝宝的颈围)。
05
声光玩具看强度
声音超过70分贝就会有损宝宝听力;灯光过于闪烁、刺眼同样有损视力。
06
检查电动玩具电池
要注意安全性能,确认内置的电池是否固定,避免被宝宝抠掉吞食。
07
避免锐角、毛刺和异味
为避免宝宝皮肤受损伤、舔吃中毒,不要选尖锐、粗糙、有异味的玩具。
08
确认毛绒玩具卫生
安全的毛绒玩具能啃咬、易清洗,填充物必须无毒害且经过严格消毒,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09
慎选弹射玩具
这类玩具杀伤力较大。即便年龄符合,也要嘱咐孩子安全注意事项。
比好玩更重要的
永远是“安全”二字
转给身边的父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