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生翘课超过10节
“你咋又睡到现在啊?真是个名副其实的‘睡神’。”小陈的室友中午回到宿舍,见她还在睡就调侃道。刚开学的第二周,上大二的小陈就把一上午的专业课给睡过去了。而这种情况对她的室友来说,已经见怪不怪。
在大学生中,像小陈这样翘课的不止一个,我市一高校老师告诉记者,据他估计,翘课超过10节(20学时)以上的比例应该相当大。而这些翘课的同学似乎有一箩筐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这门课不重要,老师讲得没意思,学了也没用。而接受采访的曹老师对此则坚决予以批驳:“连基础课都不听,课外看书更变成了一种奢侈。‘听课无用论’只是搪塞的理由。”毕业生逃避就业
随着2011年的到来,招聘气氛愈加浓烈,各大高校内随处可见身着正装、手拿公文包的学生,略显稚嫩的脸上充满了期望。应届毕业生们聊天的话题变得不再随意,“找到工作了吗”或者“最近又去哪家单位面试了”成了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
而有的学生在一两次面试受挫后,索性天天上网、打游戏,以此逃避压力;还有的把找工作的“重担”交给父母。
也有学生把找工作看作“儿女投资”。别人都在忙着找工作时,小徐却在抱怨自己的父母:“当初大学是他们帮我报的,专业也是他们选的,现在找工作我是找不到,他们如果不拿钱给我找个好工作,我就天天在家呆着,他们就我这么一个孩子,不给我投资也说不过去。”
巨大落差感是罪魁祸首
大学生为何会出现种种消极现象?他们又是出于何种心理?记者采访了我市一所大学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的张典老师。
张典认为,这部分学生一是角色没转变好,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都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有些学生没适应好,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二是学生对大学环境和学习方式不能尽快适应,高中是老师和家长一步步引导,大学的教学方式则比较自由轻松,家长又不在身边,他们就成了“自由人”。三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原因和其他学生比存在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现在大学生中有一种很不好的消费攀比风气,过生日都要邀请同学到饭店摆上几桌,贫困生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既请不起客,又怕被人瞧不起,一般都采取回避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闭心理,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就会选择在网络和小说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可随之带来的是挂科、厌学、自我封闭等一系列问题。这三种情况,都会让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以寻求平衡和成就感,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等医学问题。
张典告诉记者,在平常来咨询的学生中,因不适应大学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前来咨询的占大多数。一些学生是出于矛盾心理,明知道沉迷于网络对自己的学业和身体都不利,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这种现象比较常见。真有了网瘾失去了自我意识的,还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