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导师的20年:只有一名听众仍讲完(4)

2011年05月21日08:07      中国新闻网             _COUNT_人评论

  次数多了,彭晓辉的第一句回答便异常淡定:“什么时候发生的?”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学生情侣发生了没有避孕的性行为,“通常都是在周末”。

  从手淫、痛经等生理现象,到同性恋、易性癖、窥阴癖等心理障碍,彭晓辉渐渐成为大学生的兼职“性知识辅导员”和“性心理咨询师”。再到后来,因为他的平和亲切、可依赖,他被同学们称为“老师爸爸”。

  关于“老师爸爸”个人生活的诸多桥段在学生中流传。比如,彭晓辉谈恋爱是在24岁;他与妻子都是对方的初恋,结婚至今一直非常和睦;女儿称呼他为“彭彭”,临睡前的晚安语是,“彭彭,你要乖哦!”

  女儿渐渐长大时,妻子提醒他:“哎,你把那些书收一收,别让孩子看见了!”

  彭晓辉却不服:“看见了又怎样?没有关系嘛。我这是科学!”

  他曾注意到年幼的女儿有一段时间不好好洗脸、不像女孩子,“正处于性别角色确认阶段”。于是,他特别叮嘱妻子,多在孩子面前展示女性温柔的气质,尤其要买质量好的化妆品,因为“女儿一定会好奇,往自己脸上搽”。

  他看电视剧《蜗居》,看到海藻以身体和青春换来一处豪华的居所,“女大学生靠出卖自己的性资源才能获得生活资料,这是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不平等”。剧集里,海藻妈妈悲愤不已,“你们享受的这一切,其实原本就属于你们自己。”听到这句颇有深意的台词,他竟在深夜的屏幕前流泪不止。

  “彭老师就是太单纯了”,他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如是说。他的学术世界饱满丰富、深入骨髓;生活世界简单宁静、感性投入。他牢牢守住象牙塔里的三尺讲台,如农夫般精耕细作,直到让这门课成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坊间传奇:“没有上过性概,相当于没有到华师读过书。”

  他的课程从每学期一个班(每班150人,后减至100人)增加到两个班,进而稳定在四个班左右。2000年,著作颇丰的彭晓辉,经华师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获得了性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资格。从此,他完全脱离了人体组织解剖等其他方向,专心研究人类性学。

  但是,由于性学在国内还不是独立学科,他的人类性学方向硕士点只能挂靠在学院“动物学”学位点下。有老师私下调侃,他便笑着回答:“人是不是动物?”

  这是一门全国独一无二的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彭晓辉还希望最终能如国外一样,成为独立学科后的性学拥有硕博士授予资格。然而,这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彭霸天”的尴尬

  到2010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十年间,彭晓辉只招到五位学生。这在他的心理预期内,便也不觉得意外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性”的敏感与禁忌。

  女学生向他抱怨,去图书馆借性学杂志却被管理员丢白眼:“一个女孩子家,看这个干吗!”

  在学院里,同事们虽然理解他的专业,却也免不了调侃。学院里要建实验室,有人来开他的玩笑:“彭老师,你是不是也要建一个实验室啊?”




相关报道:性学硕导称女性遭性侵应递上避孕套说法被误读 2011-05-14 10:19:25
          性学硕导讲座称遇性侵应递上避孕套遭反驳 2011-05-12 08:31:08
          "性学"女硕士工作碰壁 被建议当生物老师 2011-03-31 08:51:35
          “性学”女硕士求职屡碰壁 2011-03-29 08:53:12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关于 性学导师 我来说两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