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王汉林申请设置了《性与社会学》选修课,基本内容包括性与社会、性与婚姻恋爱、性与家庭等,涉及人类性史、性文化、性心理、性生理等方面。其效果更是好得出乎王汉林意料,“从我开设这门课开始,选修的学生年年爆满。”学生交过来的作业中,也不乏溢美之词,“选修的大学生们都表示,学到了许多没有学过的东西,受到了很大教育。”
王汉林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最初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以男生为多,“选课时羞于向他人提及。”如今,坐在王汉林课堂上的男女大学生已经“五五开”了。不仅如此,王汉林还把这门课“延伸”到广陵学院,同样场场爆满。
此外,《青春期性心理卫生》是扬大开设的另一门与“性”有关的选修课,大学生们反响同样热烈。
中小学生家长“欲说还羞”
然而,昨天记者在一些中小学采访时发现,大部分家长对“性”还抱以回避的姿态。
“这段时间我与孩子的接触很少,青春期的教育都交给了孩子的妈妈,你问问其他人吧!”在文昌路一所小学门口,一名正在接孩子的家长说。
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青春期教育,我有时候会和他谈一谈。”不过,当记者再想深问的时候,这位家长一口拒绝了:“你还是采访其他人吧,孩子放学了。”
“这方面的教育,不用太着急吧?学校的书本里有一些,长大了他自然就会明白了。”在四望亭路一所学校门口接孩子的蒋女士认为,过早的性教育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也许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更大些。”
一些中学生的态度也出奇的相似,“我们学校每周都会上青春期教育课程,但是很多同学都觉得不太好意思。”在新华中学门口,一位姓韩的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一些书籍或者其他同学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