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师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创业者传道解惑,这个称谓并不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收入,但是按照合同,他们每个人每周至少要给结对企业做1小时以上的辅导。自从2008年上海开始探索科技创业导师工作以来,这支队伍从10人增长到108人,增速很快,然而他们要面对的,是全市6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需求量上看,导师数量还远远不够。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工作总结交流会上,刚被评为年度优秀科技创业导师的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爱国道出了3年工作的心声:“创业导师工作本质是一项‘公益’,而不是一份‘职业’,相比于其他公益组织,这项公益活动还需更多人加入进来。”
“当头棒喝”避免企业迷失
中小企业最缺什么――这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话题,在陈爱国眼中,却有了不同的答案。多年的投资工作让他和数不清的公司打过交道,他发现许多创业者最缺乏的不是钱,而是运营企业的经验。
在他的辅导对象中,有一个做光通讯器材的“海归”,经常上门来“要钱”。“海归”公司规模不小,也有些积累,他“要钱”的理由五花八门,今天是搞科研,明天是购买设备,后天是招员工……在陈爱国面前,他一脸无奈地诉说起这些举动的原由:他的产品被一家大公司看中,并承诺一笔巨大的订单,但是对这家刚起步的小企业来说,工人数量、研发经费、生产线都不足以支撑起这样庞大的订单,这家“海归”企业陷入了要不到钱就拿不到订单,拿不到订单就赚不到钱的“死循环”。
“这家企业根本不是你的客户。”陈爱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该“海归”企业的问题。
陈爱国的犀利来自于他的“见多识广”,在他的辅导对象中,这样的企业十分常见,许多创业者经常为接到一个大企业的“绣球”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企业发展初期,贸然接受大订单无疑是“蚂蚁背大象”,如果没有创业导师的“当头棒喝”,类似的“海归”企业很可能迷失在市场大潮之中。
大学教育缺了创业这一课
许多人是走上创业这条路后,才开始学习创业这门学问,虽然现在的创业环境大大改善,政府为这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基本等于手把手教导,但是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走上这条路后再来学习这门课,有些晚了。
一位大学老师“转行”做起了企业,入行不久就已开始筹划产品如何“产业化”,却不知从企业运行角度来看,他的产品离商品化都还有距离,离产业化就更远。在陈爱国的提问面前,这位过度乐观的教师不知道产品给客户试用后需要改进,更不知道客户需要给他一笔预付款……不懂经营“常识”却在做企业的,并不占少数。
创业导师的主体――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工作的一项新举措,今年起,市科创中心开展了“创业导师校园行”。“校园行”要求创业导师从“常识”开始教起,让还在校园里的潜在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前就懂得基本的企业运营常识,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20年内这份工作很缺人
陈爱国有MSN,也有QQ,但他不敢轻易上线,因为一旦不是隐身状态,提问之多会令他招架不住,他又“好为人师”,这一答,往往就是半天。
“创业导师是一项长期工作,上海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人数还是太少。”陈爱国说。事实上,经营一个企业需要创业者了解企业管理、投融资、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知识,而目前的创业导师一方面是人数非常有限,再则创业导师本身知识面也是有局限的。
“或许20年后创业导师会消失,但是这些年,这份工作还需要很多人。”陈爱国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在“创业者”和“企业家”都很紧缺的今天,让有能力者“兼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打通这两个身份的关键,还需要“引导者”,创业导师正承担着这样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