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入职少有高薪酬
《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月薪在8000元以下的毕业生占近90%。在2012年已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22.55%的人月薪在2000元以下,37.03%的人月薪在2001-4000元之间,19.61%的人月薪在4001-6000元之间,10.56%的人月薪在6001-8000元之间,10.25%的人月薪在8000元以上。
点评:从调查结果来看,薪酬是大多数毕业生找工作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但薪酬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如专业兴趣、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单位性质等。
大学生“回流”二三线城市
从开始找工作起,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刘静就坚持自己的求职目标——回家乡或去中小城市。“大城市有很多工作本科生都能做,招聘单位非要研究生学历,太浪费了。而且扎堆儿大城市的人才太多了,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优势。”从外地回到家乡、从东南沿海回到中西部地区,这种就业“回流”现象在2011-2012年求职季表现得特别明显。
点评:相比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雇用前景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不太激烈,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所以有刘静这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
大学生不愿“屈就”当工人
新华网消息,来自郑州市职介中心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目标定位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大型民企,对于中小型企业及基层岗位不愿“屈就”。“上了4年大学,花了家里五六万元钱,结果还要当工人,没脸见家人朋友。”
点评:在一些高校,带有功利化倾向的就业辅导 “侵蚀”着年轻学子的心。不少高校毕业生觉得当工人不体面,宁做低工资“白领”,也不愿做高收入的“蓝领”。而且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择业时随意性大,频繁跳槽。
据《青年报》报道,“奥运会员工福利通知”——最近网上疯传沪上某IT公司奥运期间员工福利:可以提前两小时下班,猜对奖牌数赢“牛排(New iPad)”,若刘翔夺冠得小米手机,若射击夺首金,男员工可得500元餐饮卷“一餐搞定白富美”、“奥运期间提前两小时下班”、“奥运期间公司暂停打卡制”、“用MSN上线来代替打卡”等等。 一时间,引发了众白领一片“羡慕嫉妒恨”的感叹。
而相比之下,更多的企业则选择通过全民运动的方式,让员工感受到奥运的魅力。虽然这个诱人的“奥运福利”真假难辨,但目前在上海的确有不少企业在奥运期间推出了一些“短期”福利政策。
奥运无“福”族有话说
享受到“奥运福利”的职场人士当然皆大欢喜,但有些企业员工却发现,奥运期间自己非但没有享受到“福利”,公司反而加紧了管理的尺度,怎能不在网络上一“吐”为快。
@Tiny:我们这种跑业务本来就该在外面跑,奥运会来了,居然要我们早上先进公司打卡才能出去。
@咿呀呀哦:天太热,在家看奥运,这样的日子也太惬意了吧。不过马上又要上班了,为什么人家就可以上班不打卡,超级郁闷啊!
@小凡zj微博达人:容我发发牢骚,自从比赛开始之后,我就觉得我每天上班就一蜜蜂,天天围着牌牌跟综艺转,这也算是为中国奥运健儿打气加油了吧,缓口气,继续忙去。
@逯程:奥运开始以后,上班完全不能专心,过一会就刷一下文字直播,还是当学生过暑假好……
@YONG纯:熬夜看奥运,并且要上班的孩纸伤不起,困死我了,无力上班啊!坐阿坐直接倒桌子上睡着了……